《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赏析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n\n

[唐代]元稹

\n\n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n\n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n\n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n\n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n\n

注释:

\n\n

鹰祭鸟:《逸周书·时训》,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即处暑三候之一“鹰乃祭鸟”。

\n\n

白藏:秋之气和,则色白而收藏。这里指代秋意。

\n\n

不见心:指秋风肃杀,万物凋零,看不见悲悯之心。即处暑三候之一“天地始肃”。

\n\n

赏析:

\n\n

元稹的这一组《咏廿四气诗》,一到秋天就写得越发诗意和深情了。

\n\n

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即将结束。

\n\n

诗人笔下的秋天,大多带着“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深情,怀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寂寞,以及生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惆怅。但元稹的这首诗,却着意描写秋风下的勃勃生机,给人以美的希望与期待。

\n\n

首联,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是说,一向处暑之日到来之时,老鹰就会开始祭鸟。渐渐觉得白露收藏,秋意渐浓。满眼都是成熟的庄稼,鸟儿又多又肥,老鹰捕获小鸟,吃也吃不完,于是出现了“鹰祭鸟”的现象。

\n\n

颔联,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是说,叶下空自吹来一阵秋风,天空高远看不见老天的悲悯之心。一个“空”,一个“高”,写出了秋天的孤寂与高远,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万物的悲悯之心。此时,肃杀之气降临,万物开始凋零。老天的怜悯之心不见了,任凭凋零与捕杀。

\n\n

其实,这本身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万物通过秋气提升自己,淘汰不能生存的,留下有竞争力的。万物也通过收敛,来调整自己的身体与情绪,使志安宁。

\n\n

颈联,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是说,秋气收敛,农作物成熟,秋风安静,虫儿吟唱。

\n\n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这里指秋风一吹,农作物即将成熟。“风静”是为了衬托“草虫吟”。秋风安静地吹过,带来了丝丝凉意,虫儿也轻快地吟唱起来,让人感受秋天的勃勃生机和丰收的喜悦。

\n\n

尾联,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是说,慢慢浅酌杯中的美酒,从容调弄膝盖上的琴弦。在这样诗意而美好的季节里,不如闲饮一杯酒,容调一支曲,让自己进入到一个“容平”的世界中去。

\n\n

秋天本身就如同一首诗歌。“天高不见心”的秋日情怀,正是诗人元稹传达给我们的一种悲悯情怀。愿我们行走在秋天,都能有一颗悲悯之心,都能看见最美的秋天,遇见最美的自己。

\n\n

(诗文根据敦煌文献《咏廿四气诗》辑校。赏析作者严勇系泰州日报社编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