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老杜亦有少年时

\n\n

\n

讲解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山

\n

\n\n

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叫杜甫“老杜”,却不叫李白“老李”?

\n\n

有人这样回答:李白从未老去,杜甫未曾年轻。

\n\n

的确,在我们的印象中,杜甫总是用忧国忧民的心,写沉郁顿挫的诗,为破碎的山河“白头搔更短”,为“天下寒士俱欢颜”而发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杜甫也有“一日上树能千回”的童年,也有“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的少年时。

\n\n

杜甫出身官宦世家,“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即便24岁时科举落第,他也没有颓废落寞,而是开始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于是,大唐开元盛世,年少的杜甫与巍峨的泰山相遇,便有了这首声遏千秋的壮诗——《望岳》。

\n\n\n\n

“望岳”仅仅是“看山”吗?

\n\n

单看诗题,字面意思是“仰望泰山”。但为何仰望?为什么望泰山呢?

\n\n

在古代,人们远望高山来举行祭祀仪式,名为“望”。居五岳之首、被杜甫尊称为“岱宗”的泰山,因其高耸巍峨直达天宇,是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圣地。

\n\n

杜甫很早就有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高远志向。因此,“望岳”对杜甫而言,与其说是旅途中的惊鸿一瞥,不如说是一次带有神圣意义的朝拜。

\n\n

《孟子》有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由此,再读首句的设问“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我们不难看出,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的,不仅是泰山青色的峰峦,还有圣贤先哲恩泽天下的思想。人在这般巍然磅礴的泰山面前,怎能不生敬畏之心与豪壮之志?

\n\n

锤字炼句,绘就心中至高至美之山

\n\n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个“钟”字,写天地将世间所有神采秀毓集中于此;一个“割”字,写出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分隔阴阳的气势。由此,静止的山峦便有了焕然的神采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n\n

第三句中,望岳的“我”出现了。山云层出,激荡着我的心胸;飞鸟归巢,牵引着我的视线。肃穆的泰山,因云与鸟的出现而更显神秘和灵动,诗人的心境也随之更为开阔、渺远。

\n\n

山岳巍峨,亘古如斯;飞鸟入云,翱翔天际。思接千载,杜甫想到了什么?

\n\n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n\n

追随先贤的脚步,勇攀高峰、登临绝顶、俯瞰群山,拥有无限可能的青春和壮阔的盛唐时代,给了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志向。

\n\n

其实,杜甫还写有另外两首《望岳》。中年望西岳华山,他有“车箱入谷无归路”的失意;暮年望南岳衡山,他发出“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的慨叹。

\n\n

随着家国颓败和年华衰老,杜甫的豪情与壮志逐渐消磨殆尽,却始终心怀天下、悲天悯人,作为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未褪去,对文学创作的探索也从未止步。他终于登上了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也成了后人心中无法逾越、无可替代的“老杜”。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