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多元化的世界里,诗词将何去何从?——读《人间词话七讲》有感

近日,拜读了叶嘉莹先生的《人间词话七讲》。依据她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知和探讨、诠释与论断,结合现代社会对诗词的解读、运用和传承,深感在日益多元化的文化世界里,诗词的“规矩和标准”正在逐步被淡化。下面,我将从“诗词的特质”“造词的真情”“诗词的境界”和“诗词的符号”四个方面浅析思考已传承千年的中华诗魂在多元化的当代应何去何从。

\n\n

要谈“诗词的特质”,就得清楚诗词是怎么诞生的。“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内心的情意为人或物亦或事而有所感动,诗意便诞生了。如果再用优美恰切的语言写出来,诗词就诞生了。所以,诗词其实就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外在客观物质的反映的一种文艺表达形式。诗词最基本的功能是传情达意,让阅读者见你所见,感你所感,悟你所悟。好的诗词是具有惊人的感染力的。为了达到这种感化的效果,表达手法便不可或缺。怎么表达才能让诗词更美、更动人成为无数作者矢志不渝的研究课题。

\n\n

了解了诗词的“特质”,就不得不说如何从特质入手实现诗词的优美。形式格律暂且不论,重点在于诗词中的“情意”。王国维讲:“宋人诗不如词,以其写于诗者,不若写之词者之真也。”诗词的诞生源于人内心的触动,往往更容易和读者们产生共鸣达到“共情”,即这样的诗词创作更具有感染力。尤其是现在这个人们渴望真诚的社会里,“套话”“空话”只会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空虚缥缈。人们渴求“直言、干货、温度”,而诗词创作中“真情实感”的表达,恰恰能使诗词产生“温度”。诗词从人民大众的生活中来,因而有着扎实牢固的根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同于司空见惯的市井生活语言,保留着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崇敬向往和追随。这样的诗词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水中月镜中花,是具有广博的发展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的。

\n\n

当然,诗词光有温度是不够的,它还要有维度。维度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者在诗词中想要表达的“深层意蕴”,另一方面是作者留给读者的联想空间。比如欧阳修写的:“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采花花似面,芳心只供丝争乱。”意蕴蓄含在“芳心只供丝争乱”之中。女子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美好情境,便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珍重这些美好,开始思考怎么样把自己的才华和向往投注给一个喜欢的对象才能不辜负自己的美好。这便让诗词有了多维度的思考,从表象体悟出道理和哲理。

\n\n

最后,还要谈一谈诗词的符号学。不单是中国的诗词文化,人类的语言均有一些共性或个性的特质。符号学即一系列的“约定俗成”的语码所组成的系谱。比如,提到“蛾眉”便想到“美人”,提到“月亮”便想到“故乡”。这些符号有些是系统化了的,强调理性的认知。而也有一些灵动的未经系统化的符号,往往给人以感性的乐趣。诗词本就是由一个个汉字“符号”组合而成,需要让这些符号既易懂又灵动,既显现又含蓄,既上口又脱俗,从而呈现“诗词的特质”。

\n\n

综上所述,在日益多元化的文化社会中,繁花如锦是大势所趋,我们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始终要坚守“文化自信”。伴随着新时代的急速发展和进步,诗词文化以其“境阔言真意趣语美,简洁直击易懂共知”而得到更多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人士的喜爱。当代社会是近百年来中华古诗词传承与发展的最好时期,在这样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气息中,在多元化的文化生活中,中华古诗词必然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n\n

(原载于2021年2月23日文旅中国客户端)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