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不减唐人高处

一般说起来,柳永的词有两种,一种是俗词,一种是雅词。一般人的批评,认为他的俗词是不好的,大家都认为是鄙俗的、淫邪的,但他的雅词是好的。宋人的笔记中记载:“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畤《侯鲭录》)所谓“不减唐人高处”,就是说,不低于唐人的高处。

\n\n

那么,唐人高处的成就是什么呢?柳永怎么就会达到了唐人高处的成就呢?大家都没有说明,他们只是很抽象地说柳永有的时候达到了唐人的高处。当然,这是有见解的批评家的观点,没有见解的人就只看到柳永词鄙俗的一面,可是,有见解的人看到柳永达到了唐人的高处,但并没有说明柳永的词为什么达到了唐人的高处。

\n\n

我以为,盛唐的诗是在景物之中有感发,比如说王昌龄的诗,“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再比如说像李太白的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都是写景物,从景物之中把感发传达给你,这在中国旧诗的传统中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兴象”。所谓“兴象”者,就是带着感兴的、使你能够感发的形象,这是盛唐诗的一大特色。盛唐诗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盛唐诗的“气象”。盛唐诗的“气象”高远、博大,所谓“气象”者,“气”是一种精神,“象”是一种面貌,是精神的面貌,是一种高远、博大的精神面貌。

\n\n

柳永的词里边有“兴象”,而且他所写的自然景物高远而博大,这是他的词之所以达到唐人高处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而还有一点,需要强调,柳永词里边的“兴象”,表现了读书人的一份感情。读书人的感情有很多种,《正气歌》所表现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那当然是读书人的以孔孟的最崇高的道德理想为理想的一种感情。可是士人也有另外一种感情,什么样的感情呢?就是士人失意的感情。因为柳永平生的仕宦不得意,所以他所表现的都是士人失意的感情。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特别喜欢写秋天,大家都只看到柳永的词写男女的爱情,可是没有看到他喜欢写秋天。柳永的词在中国词的传统的开拓上,不只是外表,不只是他从小令变成了长调的慢词,不只是他会用领字,不只是他会用排比的句子,不只是他会用铺陈,这都是外表的,这都是形式,同样用领字的、同样写慢词的南宋以后的词人非常多,而柳永的词在内容上,承上启下,他的词里边表现了中国诗词的一个“悲秋”的传统。“悲秋”的传统主要是“悲”什么?屈原、宋玉所写的,都是写个人失意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柳永的词里边非常强烈,带着感发的力量表现在他的词中。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