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下4.9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n\n

陈贾曰[1]:“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n\n

王曰:“恶!是何言也!”

\n\n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2]。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n\n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n\n

曰:“古圣人也。”

\n\n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n\n

曰:“然。”

\n\n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n\n

曰:“不知也。”

\n\n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n\n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3]。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4]。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5]。”

\n\n

注释:

\n\n

[1]陈贾(jiǎ):齐国大夫。 [2]管叔以殷畔:周武王灭商后,封纣王之子武庚于商旧都,派其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监视殷的遗民。武王死后,成王幼,周公执政,管叔等和武庚反叛,周公出兵平定了这次叛乱。 [3]以上四句意为,况且,古代的君子,有了过错就改正,现在的君子,有了过错却一味错下去。顺:放任。 [4]以上六句意为,古代的君子,他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百姓都看得见;等他改正了,百姓都仰望他。更:改。 [5]以上三句意为,现在的君子,非但一味错下去,还要为错误来辩护。辞:辩解。

\n\n

原边注:

\n\n

赵岐:“圣人亲亲,不文其过;小人顺非,以谄其上也。”(《章句》)

\n\n

点评:

\n\n

本章记孟子批驳齐大夫陈贾事。齐国占领燕国后,孟子曾向宣王建议,为燕国选立一位君主然后撤兵。宣王没有听从,结果遭到燕人的反抗,赵国等诸侯国趁机出兵,迫使齐军大败而还。宣王对此感到很惭愧,但陈贾不是引导宣王检讨错误,反而玩起语言游戏,以“圣人也有过失”的遁词为宣王辩解。故孟子以“古之君子”有错即改为对比,对“今之君子”有错不仅不改,还一味抵赖的丑恶行径进行了驳斥,言辞犀利,直指陈贾和宣王。

\n\n


\n

作者:梁涛(解读)

\n\n

出处:《孟子》,袁行霈主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

\n\n

授权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