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上3.7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1]?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2]。巫匠亦然[3]。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4]。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5]。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6]。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7],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n\n

注释:

\n\n

[1]矢人:造箭的人。函人:造铠甲的人。函:铠甲。 [2]以上两句意为,造箭的人唯恐不能射伤人,制造铠甲的人唯恐人被射伤。 [3]巫匠:巫和匠。巫:指巫医。匠:匠人。这里特指做棺材的木匠。赵岐注:“巫欲祝活人。匠,梓匠,作棺欲其蚤售,利在于人死也。” [4]里仁:与仁人为邻居,或谓住在仁者所居之里。 [5]以上三句意为,仁,是上天尊贵的爵位,是人间安稳的住宅。 [6]以上两句意为,没有人阻挡却不追求仁,这就是不明智。御:阻挡。 [7]以上两句意为,被别人役使却以为耻,就像造弓的人却以造弓为耻。由:同“犹”。好像。

\n\n

原边注:

\n\n

朱熹:“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矢人之心,本非不如函人之仁也。巫者为人祈祝,利人之生。匠者作为棺椁,利人之死。”(《集注》)

\n\n

点评:

\n\n

孟子肯定人有“良知”“良能”,同时又强调后天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得益彰。以人的成长为例,职业、环境就很重要,需要谨慎选择。但职业、环境只是外因,关键是内在的仁,这才是人之为人的价值所在。如果不懂得追求仁,便是不智。追求仁应有正确的方法,其好比射箭,应反求诸己,多检讨自身,而不是责怪他人。

\n\n


\n

作者:梁涛(解读)

\n\n

出处:《孟子》,袁行霈主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

\n\n

授权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