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残渣也能变废为宝?
眼下正是新茶上市的季节,但是让茶厂烦恼的是,加工过程中会有许多细枝碎叶的茶渣产生,扔掉可惜,但是留下也派不上大用场。
今年5月,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马海乐团队帮助一家福建茶厂完成技术开发,原先只能当作柴火的茶渣,现在经过发酵制成多肽饲料,身价一下翻了许多倍。
从最早的螺旋藻饮料到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蜂胶、功能多肽制备,他的一项又一项技术被成功应用转化,并且承诺企业“转让一项,陪跑十年”。
“从科学研究上来说,选题需要超前;从产业发展来讲,则需要解决当下技术瓶颈;从个人选择来看,做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能够得到自我激励。”二十多年来,马海乐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
脑子里总有根“转化弦”
每一项技术研究,对马海乐来说都是一颗种子,而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
1985年,本科毕业的马海乐,生平第一项技术设计——花生摘果机,在渭南市通用机械厂研制成功。样机首次下田试验那天,不巧雨水绵绵,作业难度增大,他紧张地趴在出料口处,期待着试验结果,一查看竟然85%的花生都从藤上摘下来了,“第一代样机能有这个数据相当不错,把技术变成产品这件事还挺有意思的”。
1996年博士毕业的马海乐,听说附近企业生产的螺旋藻粉卖不出去了,他就跑到厂家毛遂自荐用酶解法开发螺旋藻饮料,竟然又大获成功,产品获得“第七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后稷金像奖”。
马海乐攻读博士期间研究的是超临界萃取技术,马海乐脑子里总有一根弦,要把技术进行转化。
蜂胶中含有丰富的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提高免疫力的活性物质,从1998年开始,马海乐开始进行蜂胶活性因子超临界萃取技术研究。
“试验过程很困难,蜂胶原料就像沥青一样,一加热就变成了黑乎乎的一坨。”为此,当第一次从蜂胶原料中提取到黄灿灿的蜂胶提取物时,马海乐按捺不住兴奋劲,捧着装着提取物的广口瓶,直奔校长办公室。
2001年之后,江苏大学对蜂胶活性因子超临界萃取技术开始了一系列推广工作,受转让的3家企业中已有两家企业成为国内蜂胶领域同类产品的最大企业。
尽管技术已经成功转化,但科研团队依据他绘制的蜂胶超临界提取物指纹图谱,依然在做延伸研究,“蜂胶含有100多种活性物质的组分,要像寻宝一样一点点挖掘它的价值。”马海乐说。
转化前主动踩了脚“刹车”
“玉米、小麦、菜籽、大豆、葵花籽这些农产品中有大量的副产物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造成了严重的浪费。”2003年开始,马海乐带领团队对10余种富含蛋白的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进行功能多肽制备技术的研究。
这项新兴的技术立刻引起了企业的关注,有家企业准备投资油菜籽多肽产品。但这时,马海乐却踩了脚“刹车”:“数据都是实验室里拿试管做出来的,没有工业化的装备做放大试验,企业投资那么多,得对人家负责。”
于是,马海乐自己开着车,拖着物料一个个工厂做试验,根据每个环节的工业化数据再设计生产线。
“动物饲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给肉、蛋、奶等动物性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带来威胁。”近年来,马海乐对多肽又有了新的关注点——对多肽饲料发酵制备技术进行研究。
在完成了技术研发工作的基础上,课题组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进行了肉鸡喂养试验、在南通大生源牧业有限公司完成了奶牛喂养试验,均取得了不错的试验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已经开发了4个系列20多种多肽产品,技术还输出到加拿大。现在,江苏大学食品学院建成了装备精良的超声强化酶法、发酵、提取多功能中试生产线。团队建成了国际上食品领域最大的超声波装备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超声波设备成功应用于多肽制备、农产品有效成分的提取、蔬菜清洗等;突破了催化式红外发射器设计制造的技术难题,对优化我国的能源利用结构有重要的意义。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马海乐说:“尽管团队有很多技术,但是人不可能三头六臂,如果可以的话,我计划再花十年做一项食品装备的产业化项目,一辈子能做三个产品,就很满意了。”(记者张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