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n\n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1]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3]朋逆其师;燕辟[4]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n\n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n\n
注释:
\n\n
[1]扞(hàn汗)格:格格不入。 [2]修:善,美好。 [3]燕:郑玄注:“燕犹亵也,亵其朋友。”亵,轻慢不庄重。 [4]辟:通“僻”。
\n\n
赏析:
\n\n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篇有关古代大学教育的论文。它首先阐明教育能够化民成俗的重要功能,因而国君必须尊师重道,使全民知道学习的重要。它是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总结,不但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经典著作,而且不少内容在今天都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n\n
这里是节选其中的三个片断,分别论述教与学互相促进、教学原则和学生易出现的偏向及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并加以补救的道理。
\n\n
第一则一共四句话。第一句话先用譬喻表明实践(学)的重要,这是宾;然后强调只有学才能理解“至道”的好处,这是主,强调要学习至道,引出下文。第二句强调学与教,给从学从教人带来的启示。所谓满瓶不动半瓶摇,学的内容是第一句里提的“至道”,所以越学体会道理越深,越加感到自己的不足。这是至理名言,就像巴甫洛夫说的要有勇气承认自己是无知识的。这是从学的方面讲的。教的方面,以己昭昭,使人昭昭,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里既包括教者对“至道”的理解程度的深浅,又包括对施教对象情况的掌握和如何针对情况采用不同方法“长善救失”等等。这句话对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是共同的体会。这两种情况只要你认真学、踏实教,都不可避免要碰到。那么该怎么正确对待呢?第三句就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分学与教两方面来回答。困难能把人吓倒,但真正的强者是在困难中锻炼成长。这里两个“然后能”就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第四句是这一则的结论,是从“能自反”“能自强”归纳出来的。后来“教学相长”就变成教育工作的格言。这段文字全用排比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以一句话为总结,简洁鲜明,不枝不蔓。
\n\n
第二则从正反两方面提出教师掌握正确教学原则的必要性。先从正面提出四条正确的原则:一是要有预见性,在学生还没有发生错误时就加以预防。二是要掌握适当的教育时机,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三是要循序渐进,施教不能躐等。“孙”就是“逊”字,表示顺的意思。(这在《学记》前文里有九年的教学和考查的内容)四是同学间的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养成良好的好学向上的风气。“观摩”一词即导源于此。平列四条以后一句小结。再从反面阐述。前四点和正面针锋相对:错误已经发生了,再来禁止,就会有抵触情绪而不易克服;失去了时机,教学起来就吃力不讨好;不循序渐进,不分主次往学生脑子里塞,结果像一堆乱麻,理不出头绪;没有朋友的相互观摩,就会孤陋寡闻,见识狭隘;如果交上坏朋友只讲吃喝玩乐,就和教师的教导背道而驰;有不好的嗜好,就会废弃学业。这两条表面和上四条不搭界,实际是由第四条来的,讲到朋友的重要,“燕朋”“燕辟”正和上面“相观而善”相反。这六条是教育失败的原因。最后提出懂得这正反两方面的道理,才能够为人之师。这是对教师的严格要求。这段文字仍用对比来说明问题,先正后反,最后一句总结,条理井井,使人一目了然,而所谈的都是宝贵经验,在今日仍有现实意义。
\n\n
第三则说明教育要“长善救失”,必须了解各种类型学生学习的偏向。第一句总说。第二句分析四种情况:有的失于贪多嚼不烂;有的浅尝辄止,安于寡陋;有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不肯深思;有的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第三句总结说明这是对学习的四种不同心理状态,第四句和第一句呼应,说明“教者必知之”的目的,是为了“救其失”。这反映出因材施教的原则。最后一句说明教育的功能就在于发扬学生的优点,补救他们的缺失。这一段文字的写法和前几段略有区别。结论是“长善而救其失”,而前面只说其失,未说其善,和上两段正反都阐述不大同,采取一明一暗、一详一略的办法。为什么能这样写而不会被误会呢?因为事物都有两面性,四种失的反面就有“得”在里面。譬如贪多就有追求知识的长处,“或失则易”的人也有不畏困难的优点,所以每种类型的学生都有他的潜在的“善”,而要克服他们的失,只有依靠发扬自身的善,“长善”正是“救失”的自身条件和必要前提,这是完全符合教育心理的。
\n\n
综合这三则来看,我们可以领会我国古代教育所强调的实践性和辩证法的思想,看出对教育规律、教学原则和教师责任感的具体表述,是值得深刻领会的。它的语言多用对比,得出简明的结论,而没有采用滔滔论辩的方式,但其论辩性仍旧可以觉察得着的,能细心体会者自知之。(周本淳)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