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特锐德电气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创业板第一股,山东青岛崂山区历史上第一个上市公司,开启了崂山区试水资本市场的新时代。
近日,由崂山清控金奕基金投资的两个项目:青岛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申请(IPO)顺利过会;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A股首发上市申请(IPO)也在同日顺利过会。
截至目前,崂山区已有上市企业12家,股票14只,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49家,全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约占全市60%、市值约占青岛市50%。
这是青岛市崂山区通过科技+资本的创新发展思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喜人成果,被业界称为“崂山公式”。
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表示,在崂山区,科技和金融协同创新的局面正在加速形成,一个涵盖了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股权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金融业态的科技金融生态日臻成熟,智能制造、智慧产业、虚拟现实、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势头迅猛。
创新基因融入产业血脉
落户崂山区还不到半年,青岛竹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完成了3亿元C轮战略增资签约,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昆仑资本联合战略入股,成为国内IAM领域单笔融资额最大、估值最高的项目。
“企业选择城市,就是选择事业合伙人,在崂山兴业,就是投资未来。”深圳竹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董宁说。
“作为创业者,他们追求的并不只是优渥的自然条件,更在乎的是一片创新创业、投资兴业的热土。”崂山区招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从今年8月份起,崂山区开展了“鼓励创新在崂山”大讨论,出台健全鼓励创新长效机制的意见,制定鼓励创新20条,确定制度创新清单81项、问题突破清单87项……创新创业的基因已经融入发展的血脉,成为推动崂山区发展的不竭动力。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把最好的空间留给最具潜力的科技产业,面向未来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崂山区区长王锋表示,崂山区深拓“科技+”“金融+”等产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确立“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思路,把握新兴产业“科技引领、跨界融合、生态赋能”发展趋势,依托现有产业生态价值、链条价值与经济价值的项目,加速完善新兴产业链条,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新签约落户东华软件、中植集团、鲁花财务、青银理财等重点项目124个、总投资725亿元,实际利用内资131亿元,同比增长33.7%;新落户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9个,同比增长46.2%。全区聚集了一大批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和一些制造业细分领域的国字号隐形冠军。涌现出像中科曙光、东华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0余家,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入选山东省瞪羚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440家、“专精特新”企业232家,杰华生物等6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首批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培育库。
政策杠杆撬动企业上市
“崂山区从上市服务、资金扶持、工程建设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申报非常顺畅,得益于在崂山扎根发展。上市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外界认同度高了”。青岛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崂山区不缺少好企业,只要我们精细精准做好服务,一定会推动更多企业成功上市,做大做强。”孙海生说。为加强企业上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崂山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的崂山区资本市场发展领导小组,推进企业上市工作。
在2020年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激烈的招标竞争中,特锐德·特来电中标工信部2020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由此,新能源汽车充电网能源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项目成为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唯一中标者。
作为崂山区第一个上市公司,特锐德·特来电在创新研发过程中,得益于国家及市、区政策的支持,以及崂山区政府精准帮扶,促进了企业智能发展。
在总结产业培育和招商引资经验基础上,在山东省率先出台直接股权投资资金管理办法,对单个项目累计投资金额不超过1亿元,重大项目投资金额可最高上浮30%,最大限度满足项目资金需求,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政策出台后,已投资大唐半导体、信芯微电子等8个项目,实际投出资金超3亿元,其中信芯微电子公司成立仅半年,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实现营业收入超7000万元,202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近9000万元。
抢占新赛道,布局新产业,培育新动能,跑出企业上市“加速度”,崂山区为“十四五”开局赋能发力。“到2025年,将重点推进50家企业启动上市工作,形成‘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在现有基础上再实现20家左右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加快打造资本市场‘崂山板块’。”面向未来,崂山区相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
打出高含金量产业扶持组合拳
一项好的政策,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推动形成支持企业发展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崂山打出“组合拳”,推出一套“高含金量”的产业扶持政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包括4大类21条产业扶持政策的《崂山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实施意见》,拿出真金白银进行补助和奖励。其中,对崂山区在境内外首发上市的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给予企业上市前后五年经济贡献奖励,上不封顶。截至目前,崂山区已向15家上市及拟上市企业累计拨付上市补助资金2374万元。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放大财政资金杠杆,引导资源要素向更高效率、更具活力的领域、成长性强的企业协同聚集,用资本的力量助推创新创业。
作为全球(青岛)创投风投中心建设的主阵地和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崂山区发挥创投风投和政府引导基金的“双轮驱动”作用,发掘科创产业机遇,政企高效对接。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股权投资引导基金、2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5亿元的创新创业引导基金,解决创新创业融资难题。规模50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撬动近400亿元规模的高端科技产业化项目落地。
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过会,这是创业板启动注册制以来,青岛首家过会企业。海尔智家香港上市已获证监会批复,杰华生物、易来智能科技正在青岛证监局辅导,排队提报证券交易所等。在崂山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IPO步伐,在资本市场上,“崂山板块”企业群正在逐渐壮大。(记者王健高 通讯员胡声锐 梁太宏 崔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