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开发区:人才科创“乘风破浪”

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留创园获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光电半导体众创社区获江苏众创社区备案试点……今年以来,江苏昆山开发区积极贯彻落实昆山市“五争五最五突破”总要求,坚持“产业+科创”融合发展,集聚创新要素、提升科创能级,努力开创人才科创工作新局面。

聚焦产业创新, 点燃转型发展“新引擎”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只有在产业创新上聚焦,才能点燃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昆山开发区以雄厚的产业为基础,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创新集群模式,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昆山开发区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引进的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所、智能光电技术研究所等项目,也将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等形式,加快相关领域企业集聚,构建产业创新集群。

昆山开发区通过完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广多边协同创新模式,打通产业要素与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环节。设立总规模为1亿元的两岸产业攻关引导资金,提炼光电、智能制造等产业共性需求,开展底层共性技术研究,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通过组建一批企业研发与成果转化功能型平台,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紧密链接,推进企业创新中心建设。捷安特轻合金、科森科技等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捷安特轻合金长三角先进表面处理联合研发中心、三一重机生物质成套装备联合研发中心等一批企业研发平台,正在成为推动产业创新的新生力量。

深化合作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

今年上半年,捷安特轻合金科技对外展示了一种刚刚研发成功的新型铝合金材料,通过加入石墨烯,铝合金材料各方面性能得到提升。在新材料研发过程中,公司碰到难题,昆山开发区科技部门主动跟进,积极对接相关高校院所资源,最终促成企业与济南大学的合作。昆山开发区在“协同发展”这盘大棋局中,找准定位,统筹布局,落实重点,使得合作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国内外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成为昆山开发区持续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今年以来,昆山开发区新增高校技转中心等创新平台17家,举办“线上+线下”产学研对接活动30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02项。放眼国外,昆山开发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整合独联体国家高校院所科技人才资源,推进昆山开发区中乌先进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落地并建立离岸孵化平台。克兰茨公司与德国合作项目获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立项,集萃精凯、思特威等公司与日本东京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合同金额超6亿元。

深耕技术突破,提高创新“策源力”

龙腾光电自主研发的防窥液晶显示面板,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95%,累计出货量达500万片。瑞驱电动科技开发的氢气循环泵送至上汽集团,为其氢能汽车“心脏”——氢燃料电池,补上又一核心部件。像这样的技术突破,在昆山开发区还有很多。为吸引更多自主可控技术落地转化,昆山开发区积极构建技术创新策源地,围绕光电、半导体、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加速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产业资源的集聚。目前,已落户陈蕴博院士团队项目等人才科创项目45个,3人入围国家外国专家高端项目公示,7人获评江苏省双创人才,4人获评第一批姑苏领军人才,40人获评第一批昆山领军人才。

只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可控。为此,昆山开发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体系,制定了《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人才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我们遴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企业纳入高企培育库,按照‘分类指导、分级培育、重点突破’的思路,开展梯度培育。”昆山开发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昆山开发区申报高企258家,比去年增长63%,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92家,引进院士专家作为发展智囊团,华天、国显2家院士工作站获江苏省院士工作站立项,包揽昆山市份额,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

强化服务创新,构建一流“新生态”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公布了2020年江苏省众创空间备案名单和2020年拟认定江苏省孵化器公示名单,昆山开发区5家众创空间入选江苏省众创空间备案,1家孵化器认定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配置最优资源,集中最优政策,才能营造最优环境。近年来,昆山开发区以夏驾河科创走廊为核心,整合周边优质院所、龙头骨干企业等创新资源,制定和完善创新创业载体扶持政策,建立载体绩效评价工作机制,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服务链条,引导孵化器、众创空间进行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业态丰富化发展,推动创新与创业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投资与孵化结合,提升载体孵化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促进载体高质量发展。同时,昆山开发区还新修订了《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出台《昆山开发区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办法(试行)》,全力保障人才安居,让昆山开发区宜创宜业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