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监测技术进步,我们时不时就听到某个地方又发生了一次地震。地震的发生有多频繁?它会引发哪些次生灾害?地震都只发生在板块边缘吗?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的蔡晋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生张玉婷和田冬梅,对地震成因及危害作了详细解读。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大地构造运动
虽然大地震总是让人震惊,但是对于地震,我们了解得或许并不算多。
张玉婷介绍,地震的形成原因一般可以简单分为三类。
一种是构造地震,指地质断层由于受到应力作用,能量大量积累,当超过岩石的承受强度时,岩石就会破裂,导致地震的发生。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我们平常提到的大多数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第二种是火山地震,顾名思义,就是伴随火山喷发而发生的一种地震。事实上,虽然火山和地震都是岩石中构造力作用的结果,但它们往往不一定同时发生。不过有研究发现,自然中存在一种震源机制,当岩浆喷射时,会与岩壁摩擦辐射出地震波。所以在一些地区,地震和火山喷发是相伴而生的。这种类型的地震比较少,只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
另外一种是塌陷地震,就是当地下的洞穴或者是矿坑崩塌的时候,会产生小的地震。这种塌陷地震是重力作用的结果,所以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少,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此外还有人工地震、诱发地震之类。比如说地球科学家在野外进行勘探工作时,有时会在地下进行放炮活动,引起波动,这就属于人工地震。
但需要指出的是,地震的成因,在行业内一直是一个比较受争论的问题。
张玉婷介绍,从根本上说,通常认为,地震的发生和分布都是由于地球的构造运动所决定的。
我们的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这样的圈层结构组成。其中地壳和地幔的最上部主要是比较坚硬的岩石,所以被称为岩石圈。这个包裹着地球的岩石圈由很多不同的板块组成。
当地球内部有物质活动的时候,就会造成缓慢的大地构造运动,板块之间不断发生碰撞、挤压,使得岩石层发生变形。
这种变形会积累一定的应变,当积累的应力不断增加,最终超过限度的时候,地下的岩石突然破裂,就会发生断层,孕育地震。或者有些已经形成的断层,会突然出现滑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也会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地震。
由于各个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是造成大地震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常看到,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缘的断层上。
但是也有不少地震并不是发生在板块的边缘,而是在板块的内部。这种地震被称为板内地震。
板内地震绝大多数分布在板块内部比较剧烈的活动层上,虽然和板间地震相比,它们发生的地点比较零散,频度也比较低,但是因为发生在内陆人口更为密集的区域,所以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比较大的。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都属于板内地震。
近年地震真的变多了吗?事实并非如此
那么,在我们国家,哪些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地震呢?地震的发生频率怎么样?
蔡晋安介绍,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按照从20世纪100多年来的统计,我们国家五级地震平均每年会发生20次左右,六级地震平均每年有4次左右,七级地震稍微少一点,大概是两年或者三年发生两次。
在地震发生的地点上,新疆是一个主要的地震发生地,特别是跟国外交界的区域。其次是四川、云南。我们把它叫地震带。
但是并不是说别的地方就不会发生,一些地方平时看起来没什么,但是一旦发生了,就是很大的灾害。我们国家的地震分布面还是比较广阔的。
还有我们平时听到的消息,动不动就又地震了,好像今年地震特别多。但其实不一定如此。
如果五级地震平均每年会发生20次左右,那么在20次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只不过有时候刚好在一个时间段内突然集中出现了几次,让人感觉好像地震特别多,但实际上总体平均来看是正常的。
不过稍大一点的地震确实不太多见,所以一旦发生,人们往往感到非常震惊。
而如今大家感觉地震多了,实际上是由几个因素造成的。
一个是监测水平进步了。随着技术的进展,我们的地震监测台变得更加密集了。过去全国只有100多个监测台,现在已经有1000多个国家级的控制台,再加上各个地方建的台网,还有企业建的台网,这就使得整个地震监测的密度提高了。相对而言,监测到的地震能量下限就提高了。
原来或许只能监测到三级、四级的地震,现在一级多、二级都能监测到,这样大家感觉地震似乎变多了,其实是台网加密造成的。
第二个因素是现在消息越来越灵通了。过去发生地震,我们可能都不会听到,偶尔听说哪里发生一次地震,大家就很恐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甚至通过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发送和接收到一些地震消息,这样大家就感觉好像地震增多了,实际上那些都是例行的、每年会发生的地震。
与此同时,公众对地震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了,大家不太会像过去那样“闻震色变”了。(整理: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