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n\n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翛然堕洲渚。
\n\n
黄芦低摧雪翳土,凫雁静立将俦侣。
\n\n
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n\n
暮气沉舟暗鱼罟,欹眠呕轧如鸣橹。
\n\n
颇疑道人三昧力,异域山川能断取。
\n\n
方诸承水调幻药,洒落生绡变寒暑。
\n\n
金坡巨然山数堵,粉墨空多真漫与。
\n\n
濠梁崔白亦善画,曾见桃花净初吐。
\n\n
酒酣弄笔起春风,便恐飘零作红雨。
\n\n
流莺探枝婉欲语,蜜蜂掇蕊随翅股。
\n\n
一时二子皆绝艺,裘马穿羸久羁旅。
\n\n
华堂岂惜万黄金,苦道今人不如古。
\n\n
赏析:
\n\n
这是一首咏画诗。题目中的纯甫,即作者王安石的七弟王安上,纯甫是他的字。惠崇是宋代著名的画家,建阳僧人,亦工诗,是宋初时的九诗僧之一,善作寒汀远渚平沙小景。《图画见闻志》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萧(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现有《秋浦双鸳图》《湖山春晓图卷》等作品传世。王安石的这首诗,对惠崇画的艺术表现力作了高度的赞扬。
\n\n
诗的开头两句,先给惠崇一个总的评价,突出惠崇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对他的景仰之情,然后再细写。这就是先断后叙之法。“旱云”以下四句,艺术地再现了惠崇画的境界,为正面写画。六月的旱云生于林莽之上,观画者好像忽然置身洲渚,颇有现场感与真实感。“黄芦低摧雪翳土”中的“雪”字,指雪白的芦花,芦花被摧落覆盖在平沙之上,黄色与白色对比鲜明,上黄下白,色彩层次丰富。洲渚之上,又有成群的野鸭、大雁与它们的伴侣静立其间,俨然一幅平沙落雁图。以上所写,只是画的局部,“往时所历今在眼”以下四句,写画又进一层。出色的绘画,唤起了诗人对昔日所经历过的景物的回忆,这里含有诗人欣赏画作时所引起的审美的艺术联想,同时说明画家的笔情墨意:江边沙平水淡,暮霭沉沉,依稀可见舟人渔子的身影。他们或斜欹而卧,或手摇樯橹,好像能听到“呕轧”的声音。“颇疑道人三昧力”以下四句,又换了一种手法赞美惠崇的画,即用幻境写画的艺术功力。“三昧”是佛家语,此指惠崇掌握了绘画的奥妙,达到了神明的境界。“异域山川能断取”一句,也是用佛典形容画技的高超。佛典中有所谓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在掌中转动,如陶工转轮一样,以此比喻惠崇画山水,能将异域山川巧妙地搬到画中。“方诸承水调幻药”两句,形容惠崇用笔着色,如同在方诸(方诸是古代月下承露取水之器)中调和了神妙的药水,洒落在画绢上,随物赋彩,触处成形,画出的景物逼真传神,能使寒暑易节。
\n\n
“金坡巨然山数堵”以下八句,是用巨然、崔白两位画家衬托惠崇。巨然是五代、北宋初的杰出画家,开元寺僧,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师法董源,与董源并称为“董巨”,他们开创了南方山水画的一个主要流派。崔白也是宋代著名画家,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他笔下的山水人物无不精绝,长于花鸟画,更喜画鹅。这八句诗又分两个小层次:前两句说惠崇之画与巨然所画之山,皆有远思,他人粉墨虽多,并无真趣高格,而得到世俗的漫然称许,是不足为训的。“与”,即称许之意。这句言外之意是说,真正应该称赞的是惠崇与巨然的画。后六句是正面描写崔白的花鸟画精彩绝世,他笔下那初吐的桃花,净洁可爱,好像在酒酣之时画笔生了春风,把桃花忽然吹开了,但又担心春风吹落了桃花,出现“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李凭箜篌引》)的景象。这两句诗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流莺”两句,十分传神地描绘了崔白花鸟画的精工细腻:流莺探出枝头宛然像要鸣叫似的;蜜蜂采掇花粉,翅膀和腿上沾满了点点花蕊,这是生动逼真而又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
\n\n
最后四句以感慨作收。“一时二子”应指惠崇与崔白,他们是同时代人,又都身怀绝艺,但却不免穷愁潦倒,以至裘马穿羸,长久地漂泊江湖。末尾两句的感慨,实际上暗寓着对朝廷不知爱惜人才的不满。
\n\n
此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诗可分四个层次,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将其概括为“一点”“一写”“一衬”“一双收”。“一点”指开头两句的点题;“一写”指“旱云”以下十二句的写画,其中用了三种不同的写法,显得有起伏、有变化;“一衬”指用巨然、崔白衬托惠崇;“一双收”指篇末四句的以感慨作收。方东树又盛赞此诗“笔力奇险”“通篇用全力,千锤百炼,无一字一笔懈,如挽百钧之弩”。方氏的说法颇中肯綮。
\n\n
(刘文忠)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