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钓雪亭》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n\n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n\n

赏析:

\n\n

据《吴江县志》记载,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吴江县尉彭法在县境“三高祠”旁建亭,因其地名“雪滩”,又据唐柳宗元《江雪》之诗,而取名为“钓雪亭”。彼时,姜夔四十八岁。《钓雪亭》诗虽未注明甲子,但可确知是他后期的作品。

\n\n

据宋人林至的《钓雪亭记》,亭本“面水波之冲,湖光之影”“江湖一色,群鸟不度,四无人声。”姜夔这一首绝句又为钓雪亭增添了一些凄冷的气氛。他开篇就把人们带进了风雪寒江的钓雪亭上。漫漫,无边无际。亭本名钓雪,又当此风雪交加的寒夜,独倚阑干(栏杆),四顾无人,自然使人联想到柳宗元的著名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果这时有一位钓雪的蓑笠翁,也可稍稍安慰诗人的寂寥之感,然而此时此地,却“无人”在寒江之上、风雪之中“把钓竿”,这使诗人愈加惆怅。有了这“惆怅”二字,使人感到诗人已把自己融入这钓雪亭的风雪之中。

\n\n

第三、四句分写官船与白鸥。诗人运用朴素的直陈语式,没有描写,没有藻饰,却使官船与白鸥形象如画。船浮鸥落,为风雪寒江的画面增添了动态的因素,但是否会对诗人的“惆怅”起到安慰的作用呢?恰恰相反。为公事而过往的官船绝非往日喧呼欢跃的游船画舫,独落前滩的白鸥也绝非往日群鸟的争鸣翔集,这是一个虽在运动但却冷寂无声的场面。官船与白鸥的出现,为诗人增添了惆怅之情。这是一种反衬手法,船与鸥之动更表现出诗人心境之冷寂。

\n\n

在这首小诗中,首句是诗人着力描写的景物,是他为全诗铺设的背景。惆怅的诗人、过往的官船、飞落的白鸥既是这背景下活动着的人和物,又对这背景起着渲染气氛的作用。全诗以首句为本,然而诗人的用意并不是绘制钓雪亭的寒江风雪图,而在于以景寄情,抒发满怀冷寂落寞之情。

\n\n

(顾之京)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