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笔下的花坞

“将人来比花坞,就像浔阳商妇,老抱琵琶;将花来比花坞,更像碧桃开谢,未死春心;将菜来比花坞,只好说冬菇烧豆腐,汤清而味隽了。”——郁达夫《花坞》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篇《沉沦》震撼了当时的文坛,郁达夫也因此声名鹊起。可多数人所不知的是,郁达夫的山水游记同样成就颇高。他的游记不仅写山写水,更写一方的风土人情,除了游览时的情景,字里行间还处处透露着作者独特的性情。

郁达夫出生于山明水秀的浙江富阳,因此杭州一带也常出现在他的游记当中。其中,西溪便是他笔下的“常客”。1935年,光这一年内,郁达夫就曾三次漫游西溪,流连于西溪之美。

花坞,是郁达夫漫游西溪的一站,现在也是西溪谷沿山十八坞中的一处。古时,花坞也被称为法华坞,地处沈家岭高坡。原有开花凉亭转弯直入,坞纵深约两公里,两侧为高山,林木直至坞底。花坞一年四季繁花似锦,无论是山上、平地还是溪涧,处处皆有花,“花坞”一称可谓是名副其实。

而郁达夫笔下的花坞,所展现出的则是一派幽深清绝之境。三面环山,一谷之下,竹木萧疏,清溪蜿绕,庵堂错落,尼媪翩翩,便是郁达夫眼中花坞独有的风韵。

据传,郁达夫与花坞的缘分源于一辆黄包车。当年清秋之际,郁达夫还在松木场放马山背后养病。一日,他坐着黄包车,过古荡,过东岳,过伴凤居,又过了风木庵,突想找个清静之处乞茶喝,机缘巧合之下,车夫将他带到了花坞。

一入花坞,郁达夫便觉得清新安逸,仿佛入了“世外桃源”。那时的花坞林间还散点着小小的茅庵,门扉轻掩,轻扣庵门,出来了一位风貌蔼然的老尼,施茶于他。静坐喝茶间,鸟雀归巢,天色渐晚。

暮色下,郁达夫越发沉醉于谷里的静逸。

但“桃源”再美,终有返程之时,离开时,他向老尼递上茶钱,但没承想,老尼竟笑笑推却了。推让半天后,他只得将这茶钱赠予车夫。

老尼恬淡的风度与花坞清幽的风景,让郁达夫难以忘怀,过后便写下了《花坞》一文。

直到多年后,郁达夫与友人再次游览花坞时,在他的心里,花坞仍然宛若一位素朴天真、沉静幽娴的少女。

(本文图文来源:《品味西溪谷》)

原标题:郁达夫笔下的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