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与发论文并不矛盾 破“四唯”不能走极端

日前,计算语言学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ACL2020发布论文录取统计数据,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学者共提交论文1174篇,投稿量位居世界第一,高出美国130多篇。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各类顶会顶刊上的论文投稿量不断增长,引发诸多人士有关“论文成灾”的担忧。

但在6月21日举行的2020北京智源大会在线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论文是衡量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能一概而论。

“重视论文的时候,论文就是一切;不重视论文的时候,论文就什么都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表示,在破“四唯”过程中,“凡事不能走极端”。

没有评估就没有进步

“现在每次顶会,动辄都是成千上万篇投稿,感觉有论文成灾的现象。”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杨强表示,“这是因为在一些热门的领域,关注和研究的人很多,做了研究发表论文,也是正常的事情。”

“过去有些人做研究,就是为了发论文,至于研究本身是不是新的、有没有用,他并不在乎。”这样为发论文而发论文,当然应该摒弃。高文表示,“科研工作,区分研究动机是关键。”

高文指出,在对待论文的问题上,不能走极端。“研究工作要抢占制高点,就要瞄准一些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做出成果了,该发论文的就发论文,该开发产品的就开发产品。科研和发论文不能弄成是对立的事情。”

清华大学教授唐杰表示:“没有评估就没有进步。”论文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评价手段,对于顶会顶刊,我国学者还是很有必要积极参与的,“这是抢占科研制高点的事情”。

杨强表示,除了发表论文,研究工作还要扎实做好创新,要在创新上下功夫。他认为,创新性工作,选题是关键。“一是研究要新,要研究以前没有做过的开创性工作;二是研究的问题要难,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下手的,这样的问题才值得研究;三是研究的问题要带有普遍性。”

“大家之所以对发论文有非议,是因为把心思放在了论文的数量上,没有从选题角度、从重要性角度发论文。”杨强说。

营造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表示,“普遍性”的问题,其实是更“基础性”的问题。“要鼓励优秀的学生、学者做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往往是高水平的研究。”

国内学者和学生不愿意做基础性的研究,有现实的窘境。

张钹举了一个例子:国外大学里,导师往往让最优秀的学生做非常难的、探索性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最终是失败的,学生往往做了8年博士论文,却做不出结果来。但毕业后出去找工作,这些学生也会被许多公司抢着要,因为公司认为,这样的学生在研究中已经积累了8年的工作经验。

“但在中国,这往往是行不通的。”张钹说,“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去做,失败的可能性大,意味着风险也很大,有可能毕不了业。另一方面老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也不会让学生做预见不到结果的工作,免得学生无法毕业,出去找不到工作。”

杨强建议,研究所和高校要切实进一步完善机制,鼓励学生敢于做这样的探索性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张钹表示,期待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营造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让年轻人能够潜心研究,脱颖而出。

人才饱和是相对的

与张钹所说学生毕不了业相比,国内学生更关心毕业后找工作的事。

近年来,高校和研究院所纷纷设立人工智能相关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人工智能相关毕业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学生感觉就业形势陡然紧张,担心找不到工作。

作为导师,唐杰就面对学生这样的提问,“现在人工智能人才是不是饱和了?”

“人才饱和是任何时候、任何专业都会存在的问题。”高文说,相对来说,博士毕业可供选择的就业领域确实会受到一定限制,这对学生研究的方向性提出了要求。

但高文同时指出,人才饱和是相对的,毕业生不用过于在意这方面的问题。“只要自身做得足够好了,确实在研究中锻炼了能力,找工作不是难事。”

“研究工作光做别人做过的,不具有开创性,确实会受到限制。”杨强也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行业急需一些“能做高精尖研究、能把技术落地的人”。(中国科学报记者郑金武 见习记者田瑞颖)



原标题:搞科研与发论文并不矛盾 破“四唯”不能走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