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抢抓工业互联网“窗口期”

能否引领工业互联网,未来三年看成败。山东青岛只有加紧提速抢抓窗口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实现更多新突破,才能实现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战略目标。

迈入“十四五”,工业互联网作为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选项”。前排城市间的你追我赶更是日益白热化。上海市基于工业和互联网产业基础,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布局一大批优质头部企业;深圳的华为、腾讯等企业都是工业互联网的佼佼者;杭州集中了浙江省70%以上工业互联网服务能力;苏州在全国首家发布工业互联网区域评估指标体系,正在全力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打造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

青岛作为全国最早探索工业互联网的城市之一,虽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如果不能始终保持发展的紧迫感,拿出决战和冲刺的勇气,先发的优势就会失去,甚至还将有掉队的风险。

青岛必须紧紧瞄准制约工业互联网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因素,快速突破。

要实现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推动中小企业“触网”“用网”是工业互联网向纵深发展的当务之急。从实践看,很多中小企业认同工业互联网,但改造却犹豫不决,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服务商并不能提供一个确定的价值模型。而要建立价值模型,就要依靠深度挖掘数据,找寻规律。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大数据的载体,要进一步加大平台建设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大型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建设各类平台,深耕行业应用。

要加快本地人才培养。工业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和推广,需要海量人才支撑。以卡奥斯为例,为了保证平台服务能力,2020年团队从年初的1300人迅速扩充至5000人。而2021年底的目标是扩充至8000人,2022年的计划则是1.2万人。巨大的人才“敞口”,同样意味着不小的人才“缺口”。人社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为300万人,到2025年缺口预计达到450万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青岛人才的本地培养变得十分紧迫。要充分发挥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等作用,加强与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企业合作,培养更多产业迫切需要的骨干人才。

要始终秉承开放心态集聚更多产业合伙人。工业互联网走向纵深,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但这绝不等同于天马行空、闭门造车,反而更需要以开放的姿态,汇聚和借鉴更多前沿智慧为我所用。要进一步深化场景开放,吸引更多服务商与青岛企业展开合作;依托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形成的良好口碑,搭建与更多头部企业、顶级智库沟通合作的桥梁,落地更多顶级资源。

这是一场不容有失的“突破之战”。青岛唯有以最快的速度,最实的作风,想办法、拿方案,上下一心,协同突破,才能开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全新局面,才能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再立潮头。(青岛日报评论员)



原标题:山东青岛:抢抓工业互联网“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