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开“抖音”、用“B站”,这位院士有点“潮”

84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最近有点“潮”。他不仅开通了“抖音”玩起小视频,还干脆把课堂搬到二次元社区BiliBili网站开起了直播。

3月24日晚上7点,汪品先在同济大学开设的《科学与文化》课程第二讲“科学与视野”直播上线。不到2个小时内,观众累计达到12万人次。

“走遍全国,你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方言。仰望星空,你会看到亮度不一、颜色不一的星星……”一节课下来,汪品先似乎大多数时间都在谈论一些日常趣事,就像自家爷爷笑眯眯地和孙辈们聊天。

举例完毕,他才严肃起来,抬高音量来上一句总结:“我们看到大千世界都是时间在空间尺度上的投射。而人类在时间尺度上的辨识能力会受到寿命的限制,于是,‘人类中心论’就成了科学进步的大敌!”

课程第二讲的头一天,汪品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讲授《科学与文化》是我六十年执教生涯的‘告别演出’。”

“鼓吹”

汪品先是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教授。《科学与文化》的课程内容与他的专业有关,但远不止海洋地质。

一共8讲内容中,包括科学的产生、科学与视野、人类与海洋、科学与好奇、创新与教育、东西方文化、科学通用语、地球的未来等,“文化”作为主线贯穿其中。

“我就是想要‘鼓吹’文化。”他说。

2017年,汪品先在同济大学推出《科学、文化与海洋》公选课。

“科学创新要有文化元素。文化,要注入科学进展的新鲜血液;科学,要点亮文化积累的智慧之光。两者是相通的,都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他在课程介绍语中这样写道。

听完课后,同济大学学生汪辰锐说:“作为一名典型的理工科学生,我今天最大的感受是文理本该是一家。这节课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不再认为文化和科学是两个学科,它们本就是一起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其实更早一些,汪品先已经注意到中国的科学与文化“断层”现象。2014年,他致信《文汇报》,说道:“我国文理分家,中间有个断层,断层的牺牲品是创新。一旦科学阉割了创造性,剩下的只是‘为稻粱谋’的饭碗。”

“有人从事科研是为了科学本身,也有人不是真的喜欢科学,只是把科学当敲门砖、垫脚石,喜欢的是科学带来的东西。我希望前一种人多点。”汪品先坦言。

不仅在笔头上、课堂上“鼓吹”,他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比如,提出某种“学派”,在学术上一般被认为是真正取得创新的标志,正如汪品先所认定的做“深加工”的事,而不只是“输出原料”。

对于“海洋是如何产生的”这类头号大问题,汪品先的做法也是“硬刚”。近年来,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基于对南海的“深钻”证据,提出了“板缘张裂”的新机制,叫板基于欧洲岸外的证据提出的“标准答案”——大西洋模式。

2019年,他们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首篇有关“板缘张裂”模式的论文。这令海洋地质学界热闹了起来。这篇论文的发表起码带来两个启示:第一,南海不是“小大西洋”;第二,科学贵在怀疑。

“在科学上只有具备独立发展能力,形成自己的学派,才会真正确立国际竞争力。”同年,汪品先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评论《迎接科学研究的“中国学派”》时总结道。

执念

强调文化是为了让科学有更好的内在动力,这是汪品先大半个世纪的科学人生里不断反思得到的结论。

躬身科研一线,汪品先对“深海”有着近乎执念的追求。在地形起伏比大陆还大的深海里,居然会发生“深海风暴”,水深5000米的地方能有每秒30厘米的流速;海底以下还有微生物组成的“深部生物圈”,据说能占全球生物总量的1/10……深海有太多不可思议之处,而理解海洋的钥匙就在这里。

早在1978年,跟随石油科技代表团访问欧美的汪品先第一次听到国际专家谈论起深海,“在地中海的海底,各种颜色的海百合美得令人心醉”。

但是40多年前的他,根本不敢想象有一天中国也造出深潜器,自己也会潜下去看深海的奥秘。

但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海洋地质研究的重点都在近岸浅海,深海尚未在科学家目光所及范围内。直到进入21世纪,这颗科学的种子仍静待发芽。

2006年1月,21世纪以来首次全国科技大会举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到场参会的汪品先对此感到欣慰。

但散会时,他还是没忍住心里话,一边走一边和参会的专家说:“一个深海研究项目也没有确立啊!”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深海研究一直被视为太过前沿的领域而难以立项。

汪品先记得,2000年前后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以“明天的科学”为主题的讨论会上,他在发言中力推深海研究。“会议主席总结时却说这是‘后天的科学’。”

汪品先和一批海洋地质学家一直在各种场合呼吁,应当大力推进国家层面的深海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他多年的愿望最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部计划”中实现,由他本人担任指导专家组组长。

从壮盛之年等到白发老人,2018年5月,时年82岁的汪品先终于实现了下潜愿望。当时,搭载“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深潜器,他9天内在南海完成了3次下潜,成为“深海勇士”号深潜年龄最大的“乘客”。

至于文化,汪品先当然没有忘记。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专门补充:“除了科研,下潜也是对当今学术风气做一点无声的批评。”他的意思是,一些学科带头人不到一线,只在幕后“做老板”。

至美

对深海的执念,汪品先到今天仍然没有放下。“我期望有一天,科学家能够走出深潜器,去触摸真实的海底世界。”他告诉记者。

如果还要追问,这份“执念”源自何处,他的答案是,“好奇心的满足和至美的享受”。

南海的年龄和形成过程,勾起许多海洋地质学家的好奇心。经过缜密的科学研究,汪品先用章回体小说《南海演义》来解释这个时间跨度长达3000万年的故事。如今,南海已然成为全球研究程度最为深入的边缘海。

“第一回合”为“板块俯冲,海盆消亡”。

3300万年前,南海海盆从东边裂开,向西南方向推进,形成楔形的深海盆,同时向东俯冲,如今正在消亡。

“第二回合”为“珊瑚盛世,河系更替”。到2000余万年前,南海的珊瑚礁最为繁盛,形成了大量碳酸台地,有的成为如今的油田;大约1000万年前珊瑚礁开始减少,600万年前时已经是珊瑚残留期。

同时,南海北部曾经发育过东西向的大河。“第三回合”为“海峡形成,水流强劲”。

650万年前2600米深的巴士海峡形成,成为南海与太平洋深水的唯一通道;由此形成“深海瀑布”,到500万年前后进一步形成锰结核、锰结壳。

欣赏过海底至美,汪品先感慨不已,至今时常回忆品味。

他滔滔不绝地跟同事、朋友和采访他的记者分享着“爱丽丝”如何漫游仙境:“在甘泉海台,深水的冷水珊瑚真是个仙境,竹珊瑚、扇形珊瑚、海绵、苔藓虫等一道构成的‘园林’,为游动的动物提供栖居地,就像小鸟归林。旁边的海马冷泉,在一串串气泡从海底冒上来的地方,只见层层叠叠的贝壳堆积如山,小贝壳密密麻麻地趴在大贝壳身上……”

也许,正是好奇和至美,让科学和文化在汪品先的人生中得到统一。“以好奇心追求纯粹的科学,我能感受美。”汪品先告诉记者。

采访最后,记者问汪品先:“您是浪漫的人吗?”

“当然不是,我很‘干瘪’!”他答。

那个深潜时来不及细细品味只顾争分夺秒进行科学观测的人是他,回来后却写下“龙宫深处探真情”豪迈诗句的人也是他;那个每天晚上都撇下夫人在办公室里埋头工作的人是他,听夫人的话为减少工作把《科学与文化》当作“告别演出”的人,还是他。其实,他哪里是个“干瘪”的人呢,分明是个浪漫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