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在国家多部门的支持下,许多地区大力开展“非遗+扶贫”工作,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振兴传统工艺。截至2020年6月,各地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超2000所,带动非遗项目超2200个,带动近50万人就业、2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众多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在今天的价值,正被人们重新认知、界定。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上海对口帮扶将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迈上新台阶。在未来的帮扶过程中,如何让非遗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其应有价值,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特别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东中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鼓励东部加强对中西部的协作帮扶。正着力提升软实力的上海,在东西部非遗协作帮扶工作上,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造血式”帮扶
如果没有上海的支持,“牵花绣”就没了
湖北宜昌夷陵许家冲移民新村,被称为“坝头库首第一村”。19岁时,谢蓉成为三峡库区第一批移民,跟随父辈们一起离开了原先的家园,搬迁到这个村子。
2012年,谢蓉组织姐妹们成立了宜昌绣女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那时恰逢十字绣风靡全国,她们便把自己平日里绣的十字绣拿到景区里售卖,结果因为“不够特别”而无人问津。
有干劲,更得有策略。谢蓉想起了峡江地区的特色非遗——牵花绣。“小时候觉得它好漂亮,所以特别喜欢看奶奶绣这个,我的枕巾就是牵花绣做的。”谢蓉说,那些漂亮的绣画,缤纷了她的童年。
2014年,作为种子老师,谢蓉来到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参加以手工和营销为主题的培训,从此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回家后,谢蓉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后决定,一方面提升技艺,另一方面凝练特色。她在移民新村收集了数十件老绣片,向仅存的几名老手艺人拜师学艺;与此同时,她和姐妹们开发出旅游产品“中华鲟艾草布艺挂饰”,还试着将当地的艾叶填充到绣品里,打造“手绣+艾草”的生态特色文化理念。
路子找对了,销路也就打开了。渐渐地,产品开始走向全国市场。在静安区社联会的牵线下,谢蓉还和上海市乐创益公平贸易发展中心合作,通过“手工艺+旅游服务”模式,带领更多的移民创业就业。现在,夷陵当地掌握牵花绣技艺的人员已超过1000人,他们生产的产品年产值超过千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没有上海在理念和渠道上的支持,别说产业,估计‘牵花绣’这项非遗可能要消亡了。”如今,再回想起这段创业之路,谢蓉脱口而出的是“特别感谢上海”。
对于中西部非遗的保护传承,上海持续不断“输血”的同时,在基础设施、产业扶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大量帮助,不断增强“造血”能力。
在班利村,这个拉祜族传统舞蹈“摆舞”的发源地和传承基地,由上海援建的展演中心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希望。
“有位上海企业家看完演出后,立即捐赠了20万元,这让我们全村人特别感动。但更让我们终身铭记的,是上海在东西部协作中,开辟了‘拉祜文化兴县’新路径,通过资金政策支持、管理经营模式创新、文化演艺宣传等多种手段,塑造优化拉祜非遗品牌,让我们长久受益。”云南省澜沧县班利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赵黑大说。
“浸入式”帮扶
他们来高原不是蜻蜓点水,这是特别让人感动的
在雪域高原,牦牛绒这种温暖又珍贵的材料,上千年来温暖着一方百姓,也是高原生活的一部分。
“过去,我们的帽子大多用羊绒做的,下雨、下雪,一沾水就很重。要是能用牦牛绒制作,那一定轻得很,那该多好。”青海果洛手工编织技艺传承人卓玛吉坦言,由于采集牦牛绒要靠人手工一点一点去扒,受限于牦牛绒处理的技术,她很少做牛绒产品。
后来,通过参加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高校非遗研培计划,卓玛吉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牦牛绒纺织及制作技艺传承人,“牦牛绒的毡化需要不停地揉搓,因此对制作者的耐心与定力有较高的要求。是上海的老师、设计师讲述了牦牛绒制作时的要点,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想法和灵感,一起开发了牦牛绒的包袋、毛毡、挂件。”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更看重产品的品质、样式与时尚度。非遗要走进现代生活,就必须敏锐地把握住这一时代变化趋势,在产品设计中融入现代审美元素。”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章莉莉表示,“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挂牌以来,组织多批果洛地区非遗传承人到上海美术学院进行研修培训,以“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许多传承人回到当地再次进行创作、制作时,其产品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和生活需求,如“格桑花”藏银锻造服饰系列、“果洛的祝福”德昂洒智藏书法挂画系列、“舞动的果洛”树脂银饰茶具系列等,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好评。
“我们非常珍惜在上海与老师、设计师、企业家深入接触学习的机会。但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培训结束后,上海老师口中的‘我会来看你’成了现实。”4000米海拔之上,学员们见到老师,激动万分。有一位藏族姑娘,甚至连夜梳理传统发辫来见老师,如同迎接盛大的节日。
“上海大学的老师,通过在上海办班,提升藏族手工艺人的技巧,唤醒牧民的市场意识,当地非常感激。但更让当地干群感动的是,他们既不是蜻蜓点水,也不是拍脑袋做决定,而是克服高海拔低温缺氧的环境,每年深入深山腹地,克服语言障碍与牧民沟通,总结剖析藏族手工艺传承遇到的瓶颈以及与市场衔接中的难点和堵点,并主动为手工艺品提供展示平台,联系市场潜在客户。”上海援青干部、果洛州玛沁县副县长马辉表示,能将身心“浸”在高原帮扶,是果洛最为看中的,玛沁县政府已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民族手工艺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探索更多样、更深入的帮扶协作。
“全方位”帮扶
通过上海大平台,彝绣登上国际时装周T台
在云南楚雄州直苴村,有一个延续1300多年的传统节日——赛装节,被誉为“最古老乡村‘T台秀’”,而彝绣也正源于此。
彝绣图案精美色彩艳丽,是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达和载体。“彝绣也面临着传承难题。”赛装传承人殷必聪表示,如果一直坚守深山,灿烂夺目的彝绣文化迟早会凋零。
在最迫切的时刻,上海非遗帮扶力量伸出了橄榄枝。东方国际集团利用上海在集聚国际国内文化资源、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市场上的平台优势,协助楚雄州打造“千年彝绣·时尚新生”帮扶机制。借助旗下“TOP100全球设计师联盟”,彝绣的美被“剥开”重新“再造”,先后登上了上海时装周、纽约时装周的舞台,“感谢上海这个大平台,彝绣走出大山、走进生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登上了国际时装周T台。”楚雄州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上海援滇力量的推动下,彝绣正迈向时尚化、国际化、产业化的“星光大道”。在生产方面,彝绣合作社建起来了,绣娘们的心聚起来了,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在设计方面,沪滇携手探索传统彝绣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在工艺层面,沪滇合作推动当地非遗传承人群技艺和文化的提升;在产业发展和开拓市场上,上海企业做得更多、更深、更广。
这正是“全方位”的帮扶。
前端的田野调查,上海积极介入。西藏拉孜县,各种文化遗产遍布各乡。“拉孜县文化遗产调查项目”被写入援藏资金项目建议书,决定对县内现存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和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调查。终端的市场开发,上海也有着成熟的资源与经验。正如民俗学专家刘魁立所说,“没有群众的欣赏和关注,非遗就没有了社会基础。就好比戏曲没了观众,怎么传下去?”青海的《格萨尔王传》唱响大世界,西藏的“堆谐”“藏戏”亮相国际艺术节,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原创音乐剧在上海巡演,这些对口帮扶地区的灿烂非遗文化在上海绽放耀眼光彩,获得了大量关注。
而在章莉莉的心中,已经在筹划今年的研培回访计划。她始终难忘,去年果洛之行的最后一天,工作团队幸运地遇见了彩虹,“因美丽相遇的东西部非遗帮扶,将如彩虹般充满希望。”
(原载于2021年8月22日《文汇报》)
原标题:上海:非遗帮扶,让“软实力”成东西部协作“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