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玛沁县索南卓玛:昔日的放牛娃 如今的掐丝唐卡技艺传承人

清晨的曙光映照着雪山巍峨的身姿,远方的风景宛若一幅极富诗意的山水画作。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特色产业孵化园内,一幅掐丝唐卡正在指尖的流转间逐步显现美丽的样貌。

掐丝唐卡,是在唐卡制作工艺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手工掐丝为基础,结合现代科技,以金箔、金丝镶嵌而成的纯手工艺术品。制作掐丝唐卡,是44岁的果洛州非遗传承人索南卓玛的致富手段,也是她传播家乡文化,回报家乡人民的最佳载体。

索南卓玛创办的果洛福瑞祥唐卡手工技艺传习点内,各类荣誉证书和获奖证书摆满了传习点一侧的台面。在她的眼中,这些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她未来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学会制作掐丝唐卡,发家致富。

勤奋的放牛娃

1976年,索南卓玛出生在果洛州玛沁县拉加镇哈夏村一个普通的牧户家中。她有一个哥哥,7个弟弟妹妹。作为家中的长女,9岁开始,索南卓玛便挑起了家务重担,上学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奢望。

当时,索南卓玛的家就是一座黑帐篷。但也正是这座黑帐篷里的一幅手绘唐卡,在年幼的索南卓玛心中埋下了喜爱绘画的种子。

14岁时,索南卓玛已经可以和母亲挤相同量的牛奶。每天,她和母亲天不亮便起床,简单吃过早饭后就开始给家里的80头母牛挤奶,直到中午。接下来的时间,捡牛粪、放牛就成了索南卓玛最主要的工作。

因为有大哥和大姐帮父母料理家务,其余的几个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每当看着他们背着书包出门,带着书本回家,索南卓玛总是报以羡慕的眼神。

没人给她传授知识,弟弟妹妹就是她的老师;无法走进课堂,家里的草山就是她的教室;没有纸,脚下的土地就是她的练习本;没有笔,自己的手指就是她的书写工具。

18岁的自学路

18岁那年,经父母做主,索南卓玛嫁到了县城。结婚前,索南卓玛从来没有进过玛沁县城,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新鲜的。

以前索南卓玛一家挤在一座黑帐篷里,睡觉时席地而睡,地下铺的是毡,身上盖着的是牛皮;嫁到县城后,索南卓玛住进了铺着红地砖、有门窗、有被褥的砖瓦房,那台十四寸黑白电视机和几本不成套的连环画,成了她的新“老师”。

婚后,操持家务、带孩子,但索南卓玛并未放慢学习的步伐。电视机、连环画、包装袋……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载体自学。而这当中,连环画再次激发了她对绘画的兴趣。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23岁的某一天,索南卓玛发现自己能够完整地读出一句汉语,正确写出这句汉语包含的所有字词。27岁,她已经能够独立看报。

没能接受正规教育一直是索南卓玛心中的遗憾。为了不让孩子重蹈覆辙,也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2001年,索南卓玛带着两个孩子走出果洛,踏上到西宁的求学之路。

从400元到1000万元

索南卓玛与掐丝唐卡的缘分源于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翻阅报纸的时候看到了景泰蓝掐丝唐卡的培训广告。出于对传统文化和绘画艺术的热爱,她详细打听了培训过程。但由于当时一双儿女还在上初中,索南卓玛便暂将重心放到了儿女身上。

2009年,女儿顺利步入高中课堂,儿子完成初中学业,让索南卓玛开始有空余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学习没有捷径。想要干一番自己的事业更是需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多少个清晨,当一双儿女在课堂上学习,索南卓玛在家中学习唐卡制作;多少个夜晚,当一双儿女安然入睡,她不眠不休,在灯光下钻研制作工艺。酷暑,不知有多少汗水浸透了后背;寒冬,不知多少伤口凝结在双手。

2010年,索南卓玛申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那时候,她的全部资产加起来只有400元。为了尽快积累创业资金,2011年,学有所成的索南卓玛应邀前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做了半年的掐丝唐卡老师,这是她第一次坐飞机前往千里外的陌生城市,第一次凭借自己所学赚取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2012年,索南卓玛的女儿顺利考入大学,这也给了她创业的动力——为了孩子的前途,她租了间铺面,正式踏上了创业的道路。

从个体,到成立公司,从最初只有自己,到如今26人的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索南卓玛一步一个脚印,闯出了一番天地。她依靠掐丝唐卡这门手艺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授这门技艺让更多的人有了生活的出路。

传授技艺,传承文化

在遇到索南卓玛之前,与其年龄相仿的才让拉毛本以为自己一生的职责就是相夫教子。

2015年,索南卓玛决定回到家乡带领家乡人民创业致富。

重新注册公司、开办培训班、教授掐丝唐卡技艺……回到玛沁县的索南卓玛一切从头开始。为了招揽学员,索南卓玛亲自去各个乡镇讲习。

“现在不一样了,国家有了好政策,好日子要靠自己争取。自己有了手艺,才能带来收入,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2016年的一个午后,索南卓玛照旧去玛沁县大武乡讲习,对面的人群中,才让拉毛好奇地看着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子,被索南卓玛的经历深深打动,成了索南卓玛的学生。

一年以后,才让拉毛已经在玛沁县开了一间自己的掐丝唐卡店铺,一年的收益基本能维持在七八万元左右。

“一年里我学会了很多。”对于如今的改变,才让拉毛打心底感谢索南卓玛。要不是遇见了她,得到她的悉心传授,她也不会过上如今的生活,也不会有机会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跟随索南卓玛学艺、出师,改变了人生轨迹的又何止才让拉毛一人?这几年累计培训的1900多人里,有太多的人学有所成。或成为掐丝唐卡技艺的传授者,或依靠着这门技艺走上创业的道路,或留在索南卓玛的公司里工作。虽然大家选择的路不同,但都是依靠着这门技艺找到了今后的人生目标。

去年年底,索南卓玛拿到了果洛州民办学校的资格,果洛州雪域明珠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牌子就在传习点大门最醒目的位置。

“让更多的人通过学习传统民族艺术,去改变生活,去弘扬民族文化。”这就是索南卓玛简单而又宏大的愿望。

采访手记:勤奋成就梦想

在未采访索南卓玛之前,我不曾想过她的人生会这般精彩纷呈。

采访前,别人介绍的都是她的创业历程。采访后我发现,她的人生经历要远比她的创业史更加感人至深。

一个大山深处从未接受过一天正规教育的藏族女子,在接受采访时完全用汉语讲述自己的经历,公司的文件、规章等文字性的材料都是她一手操办,字里行间文从字顺,看不出逻辑矛盾——没上过一天学的她,是怎么学会写汉字、说汉语的?

随着采访的深入,索南卓玛的学习经历慢慢呈现在了我的面前。向弟妹们讨教,靠着电视机里的字幕和声音,靠着各种包装袋上的印刷体,靠着“小人书”图画下面对应的文字,依靠描摹联系,她利用近20年的时间,靠着自己的毅力和坚持,甚至是一股执念,学会了3500个常用汉字,学会了用汉语与人沟通、交流。这份勤奋、坚持着实让人钦佩。

或许勤奋就是她与生俱来的特质,学习掐丝唐卡,从初识到学有所成,索南卓玛用了3年的时间。她自己总开玩笑说自己因为笨,所以才学了那么长时间,她的不少徒弟里面有不少学了一年就出师了。

其实在我看来这不是因为笨,而是勤奋的必然结果。勤奋的人有时会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总是希望尽全力做到最好。显然索南卓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人的天赋与生俱来,但勤奋却是自律的一种体现,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特质,能够把控它的人往往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放到索南卓玛的身上,就是她对传统艺术的传承追求。一方面,她乐于向人传授传统技艺;另一方面,她也在不断追随时代的潮流,将传统艺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起来。

掐丝唐卡的糌粑盒、手机壳、钟表,这些都是索南卓玛对传统艺术创新的代表作。图案创作上,索南卓玛也不拘泥于传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造符合大众审美的产品。

也正是这份特质,感染着身边的其他人。曲尼措是一个聋哑孤儿,刚去果洛福瑞祥唐卡手工技艺传习点的时候,曲尼措很自卑,不愿与人接触,学习起来也很吃力。于是索南卓玛便悉心教导她,帮助她。一遍不会教两遍,两遍不会教三遍……这样不厌其烦地传授,也让曲尼措的性格一点点发生了变化。旁人都说,曲尼措跟随索南卓玛以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勤奋是对一个人的赞誉,更是一种坚持不懈的人生特质。



原标题:青海玛沁县索南卓玛:昔日的放牛娃 如今的掐丝唐卡技艺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