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支持农村和西部环保设施建设

最新公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村和西部地区环保基础设施相对全国或东部地区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从“一污普”到“二污普”的十年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了连续三年负增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近2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农膜回收率达到80%。

从时间的维度纵向来看,农村绿色发展的数据是喜人的。这与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坚持把绿色发展摆上突出位置,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分不开的。

但是,从空间的维度进行全国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农村环保设施滞后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一污普”相比,“二污普”时期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从3387.30亿元增至9538.95亿元,增长近两倍,其中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由1467.50亿元增至6085.75亿元,占比由43.32%增至63.80%,提高了20.48%。但同时也应看到,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比依然偏低,投入相对不足。农村生态环境不欠新账、逐步还旧账的压力依然很大。以农业源种植业中用到的地膜为例,“一污普”公报数据中地膜残留量为12.10万吨;而到了“二污普”,地膜多年累积残留量增至118.48万吨。

农村环境污染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对于集中排放且总量大的工业污染源而言,农村生活污水、无组织倾倒的垃圾、不合理使用的农药、化肥农业品等污染物处理量小、分布相对分散,因而容易被忽略,但是产生的面源污染和无组织排放给治理和监管增加了难度。在一些农村地区,环保设施建设滞后,已建成设施的运行维护资金短缺,处理能力不足。

在我国西部一些农村地区,环保设施和环境治理能力滞后的短板更加明显。我国幅员辽阔,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山区和平原地区、内陆和沿海地区,在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环境特点。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地理环境更加复杂多样,这就给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增加了难度。在东部较发达、低海拔地区常用的污染治理设施在西部环境中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有针对性的处理工艺,这就需要相应增加投入。而这些地区的总体经济实力相对有限,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的运行维护都面临现实难题。

日益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将会影响整体环境质量。补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短板,缩小西部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差距,首要的就是加大投入,支持农村和西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在资金筹措方面,应将农村和西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投入纳入财政预算,从政策制度层面加以保障。创新涉农资金使用方式,对以往分部门、分项目筹措资金的渠道探索进行统筹整合,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需求。善用市场机制为资金筹措开拓渠道,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明确污染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和监管的主体责任,建立起政府主导、乡镇实施、部门监管、群众自筹、社会参与的资金统筹机制,保障经费来源有稳定的渠道。创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资金使用方面,提质增效的关键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用专项资金解决重点问题。对水污染物排放贡献比较大的农业源污水问题、百姓身边的人居环境问题等,应成为重点投入的方向。资金投入向贫困落后地区、西部地区适当倾斜,让农村贫困人口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受益。

农村和西部的自然条件、污染状况和经济特点千差万别,环境治理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统一模式。为了确保资金投入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需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经济适用的污染治理工艺和技术,采用多样化的治理模式。还需注意的是,环保投入应保持持续和连贯。比如,不仅要加大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还要保障设施运营维护和技术升级的资金需求。同时,加强技术人员培训等软件投入,确保建成的环保设施能稳定运行,持续发挥作用,切实增强污染治理能力。



原标题:加大投入,支持农村和西部环保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