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8年间选派700多个专家团队科技扶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更离不开科技的力量。近日,记者在中国农科院召开的“脱贫攻坚与成果转化工作会”上了解到,自2012年以来,中国农科院通过资金扶持、人员保障、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在全国近百个贫困县选派700多个专家团队,派出科研人员1.2万多人次,带项目、带技术、带成果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扶贫。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哪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团队就在哪里,通过科技人才的推动作用、科技成果的引领作用、科技服务的促进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科技力量。

科技引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河北平泉是燕山-太行山区的贫困县。中国农科院食用菌专家张金霞研究员来到这里之前,当地香菇生产设施简陋,菇质差,一斤两三元钱,菇农辛苦一年到头手里落不下钱,甚至有相当比例赔钱。为此,张金霞提出技术全面升级、发展优质食用菌的思路,并提供品种更新、菇棚改造、提高环控水平等全面技术支撑,建设良繁基地、优质菇出口免检生产基地,平泉逐渐发展成我国最大的优质香菇产区。

以科技引领产业,以产业带动脱贫,中国农科院专家团队为全国各个贫困县带去科技阳光,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据介绍,2012年以来,中国农科院为贫困地区制定规划、开展咨询3000多次,现场指导农业生产2.2万多次。在陕西、四川、云南、河北、甘肃等地的近百个贫困县,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

中国农科院在选派科技专家开展科技扶贫的同时,还培养造就一支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脱贫攻坚补上了发展短板。农科院专家在各地开展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60多万人次。

科技示范带动贫困户增收

2020年,四川得荣县1.1万亩汉麻喜获丰收,预计可以为当地带来1000万元以上的产值,参与的农户户均增收2800多元,该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有力支撑之一。当地的汉麻种植基地由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帮扶建设,基地采用“研究院所+政府+企业+农户”的共建模式,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全国贫困县中,中国农科院共建设了1142个示范基地,推广了750个新品种,365个新产品,758项新技术,实施了568个科技项目。如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新疆疏附、叶城等县,推广中油蟠5号、风味皇后等10余个蟠桃品种,建立示范基地300亩,辐射带动2000余亩,每亩收益超2万元,让果树成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为扩大科技示范的带动效应,中国农科院专家对贫困地区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开展针对性的科技帮扶。在国家级贫困县宁城县,中国农科院北京牧医所联合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科研单位+国家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院企合作扶贫模式,累计带动3万多户贫困户脱贫。

专家驻村形成长期稳定帮扶

在湖北恩施州屯堡乡田凤坪村有一处千亩油菜花海,是新晋的网红打卡地,依靠油菜花海带动乡村旅游,帮助村民人均年增收600多元,田凤坪村也实现了全村脱贫。油菜花海正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驻村工作队帮助打造的。中国农科院在结对帮扶工作中,累计派出180多名专家,开展长期驻村帮扶和技术指导,为当地脱贫摘帽提供稳定科技支撑。

中国农科院兰州牧医所组建驻村工作队,每年选派3—5名年富力强的科技人员,担任甘肃临潭县4个村第一书记,帮助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长流水、不断线、见成效”。截至目前,4个帮扶村人均年收入由2160元提高到5980元。

“造血式”的科技扶贫,“不断线”的专家驻村,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服务,更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据介绍,近几年,中国农科院已经培养了154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和28名西藏、新疆特培学者,为当地培育了自身的科技骨干力量,打造了一批“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记者李丽颖)


原标题:中国农科院8年间选派700多个专家团队科技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