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区:保护修复大黄堡湿地 筑起青山绿水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天津市武清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保护湿地资源及生态系统为目标,高标准谋划实施大黄堡湿地保护修复攻坚战。

芦苇茂密,河水清清,鸟儿自在翱翔——这是大黄堡湿地生态修复后呈现的美景。

近年来,武清区着力开展水系疏通、鸟类栖息地营建、芦苇浅滩建设、植被恢复等工程,完成修复总面积1926.4亩。累计完成河道清淤7万立方米,修建巡护路6000平方米,建立围网55公里。同时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现非法捕鸟贩卖行为“零发生”。成立湿地专家指导委员会,邀请全国著名湿地专家前来考察,提意见建议。

通过一系列湿地保护修复任务的落实,大黄堡湿地综合效益得到显著提升。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2019年,通过科学考察发现,新增大量野生动植物,包括新增鸟类15种,总数达214种;新增植物46种,总数达284种。鱼类、爬行、浮游等动物物种均明显增加。特别是珍稀水鸟,无论是种群数量还是停留时间,均有突破性增加。2020年以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东方白鹳较之往年明显增加,成群聚集达200余只,往年罕见的白鹤、白枕鹤、大白鹭明显增多,一幅“河畅、水清、岸绿、鸟飞”的生态新画卷得以生动展现。

保护区内水系日渐丰沛、植被更加繁茂,保护区外种养殖户明显感知水质的提升,给水稻种植和鱼虾养殖带来利好,赢得了广大群众认可。“天蓝了,水清了,景美了,环境有了质的变化,让我们的幸福指数有了很大提升。”大黄堡镇东丝窝村村民张秀中说。

随着“讲好湿地故事、做好湿地文章、坚守湿地红线”工作的开展,广大群众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带动村庄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支持湿地保护、参与湿地保护、共享绿色发展的共识日渐浓厚。



原标题:天津武清区:保护修复大黄堡湿地 筑起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