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启东倪伯苍:十年写下60万字“民情日记”

倪伯苍是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海复镇庙基村一位人民调解员。他花了十年时间,写下了60多万字的“民情日记”。大到国家方针政策的实施、法律的颁布,小到村规民约、矛盾调处,倪伯苍的“民情日记”里包含了与村民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事情。

10月10日一大早,倪伯苍来到了海复镇庙基村18组的两户村民家中进行回访。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这两户村民因为农田生产走道的问题发生了矛盾,得知情况后倪伯苍第一时间来到了两户村民家中进行调解。因为介入及时,这起矛盾很快平息了下来。

倪伯苍今年72岁。他所在的庙基村第一网格,下辖有八个村民小组、一个老镇区,村民人数有700多人,范围大,网格内的矛盾也比较多。自从2008年开始从事矛盾调解工作以来,倪伯苍调解成功的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已有1000多件。

“在自己处理过的矛盾纠纷中最常见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婚姻家庭矛盾;第二类是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当中发生的矛盾纠纷;第三类是邻里之间因为房屋、财产、通行权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虽然自己调解矛盾是以本村、本镇为主,但是因为之前一些比较棘手的矛盾在自己手中成功得到了化解,因此一些其他镇乡的村民有时候也会不顾路途遥远赶过来咨询相关法律知识。”倪伯苍介绍。

每天晚上七点,倪伯苍书桌上的灯总会准时亮起来。不仅调解矛盾,倪伯苍还把经自己手的矛盾调解工作都给记录了下来,风雨无阻。

在过去的十年左右时间里,倪伯苍写下了整整十七本,多达六十多万字的“民情日记”。在他的“民情日记”里既有国家的法律政策,也有村规民约、家长里短甚至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事无巨细,只要是自己在调解矛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要是跟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倪伯苍总会进行仔细记录,因为他觉得这不仅是自己过去调解工作的经验总结,更是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的宝贵财富。

一手调解矛盾,一手普法宣传,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倪伯苍在自己家中办起了调解工作室,准备了各类法律书籍供村民们阅读,也为村民们提供了化解矛盾纠纷的场所。

启东市海复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红华介绍:“倪伯苍作为老百姓身边的人民调解员,近十年来累计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近千起,真正做到了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力地维护了一方稳定,充分发挥了基层调解员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面对这份党和人民的信任,倪伯苍无比感慨:“在自己十多年的调解工作中,既有一些成绩,也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己将立足农村实际,尽最大的努力为振兴乡村经济,为全力脱贫攻坚化解好各类社会矛盾,为党和人民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原标题:江苏启东倪伯苍:十年写下60万字“民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