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古老民间艺术:永宁火龙舞

“永宁火龙”是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艺术项目,在苍溪县永宁镇一带广为流传。它发源于民间,是人民群众渴求国泰民安、生活幸福的精神体现,反映了川北农民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建设家园的精神风貌,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示了民族的精魂。

每年腊月三十至正月十五日在场镇及周边地区都有耍火龙。耍龙要推选德高望重的长者为会首,并由会首挑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为耍龙人(龙脚杆),老百姓自愿捐钱捐物。腊月三十耍龙开始时要对龙进行开光(点睛)。耍龙时,前有高脚狮子开路,每到一处,主人使用烟花喷烧,火龙上下翻滚,锣鼓唢呐喧天,围观群众一起加入烧花队伍,龙腾狮舞,热闹非凡。此时会首高呼口令,大吉大利,祈求来年平安丰收,金银满仓。

来历发展

当地百姓为消除火灾组织耍火龙敬拜火神

“永宁火龙”源于民间,系苍溪一项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以永宁镇一带最为流行。

永宁镇原名永宁铺,又名桃花店,地处苍溪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为三县七乡镇之交汇处。古时为顺庆府、保宁府至广元、汉中之必经陆上交通要道,马帮、盐帮和各种商贾南来北往、活动频繁,形成了商贸繁荣的“旱码头”。该镇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有融佛教、道教于一体的玉屏观、白鹤观,三国古驿遗址——施店驿等风景秀丽的自然景点引人驻足观赏。“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便是后蜀花蕊夫人对当年永宁的写照。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当年亦有留墨。这个繁华的“旱码头”,往往每年春旱时节都会发生火灾,造成街面店铺、民房烧毁,给百姓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清朝末期,当地百姓为了消除火灾,祈祷平安,自发组织耍火龙敬拜火神。

“永宁火龙”由老艺人在传承发扬中华(玉竹)龙的基础上,根据当地传说与民风民俗演变而来。1874年,永宁陈开先组织筹备了“永宁火龙”队,并于每年除夕、元宵之际在当地演出。1912年,陈开先家庭败落后,火龙文化由陈念祖、陈开孝二人重新组建传承,延至1932年后,又由姚重应、夏明柱继续传承到1949年。改革开放后,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老艺人,正式组建了“永宁火龙”队。2005年,“永宁火龙”在男队的基础上,另外组建了女子火龙队,形成了现在的雌雄火龙竞相舞耍。

观者忘归

一般由13人表演有“双龙抱柱”等舞阵

“永宁火龙”,平年扎十二节,闰年扎十三节,取意月月平安吉祥。龙即扎成,金甲彩绘,栩栩如生,俨然真龙垂临。长龙每节由一人持耍,配锣鼓唢呐壮威,伴烟火铁花助兴。火龙舞起,上下翻滚,如趋逐浪;回旋腾跃,宛然潜浮;首昂尾摆,形同江游。是夜,烟花喷放,瑞龙吐火,时而火烧圆场,时而飞天入海,再而抱柱献宝。

“永宁火龙”常在川北州县摆舞,故曰巴山火龙。“永宁火龙”道具主要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一般由13人表演。龙头以传说中的祥龙为特征进行装饰,装置有照明、喷火等机关;龙身由十二节组成,节长1.2米,如遇闰年增加一节,用耐火材料制成,并进行彩绘,每节均设龙脚杆。表演时铿锵的锣鼓配以欢快热情的唢呐演奏,以示欢乐喜庆、国泰民安之意。龙舞表演开始时,一般先由有名望之人进行“点睛”,激活神龙,随后演员在鼓乐的伴奏下开始表演。表演形式有“龙抬头”“龙游四海”“双龙抱柱”“二龙戏珠”等舞阵。演出到高潮阶段,烟火喷烧,龙游火海,十分壮观。

艺术传承

列入省级非遗扩展名录现有60位传承人

“永宁火龙”历经十余代人的传承和发扬光大,现在已发展到雌雄火龙(男女火龙队)竞相舞耍。

为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地方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财政每年投入资金4万多元对“永宁火龙”进行挖掘、保护、整理、发扬光大,极大地促进了本地群众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永宁火龙”为每年苍溪县“龙腾狮舞”闹元宵的必演节目,深受全县群众的喜爱。

近年来,“永宁火龙舞”经常在周边市、县代表苍溪参与民间文化艺术展演交流,并多次参加历届市、县组织的民间灯舞大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04年永宁镇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特色文化乡镇”;2005年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先进文化乡镇”。2007年3月,“永宁火龙”被公布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7月,又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永宁火龙”现有冯含清、阳光枢等60位传承人。



原标题:川北古老民间艺术:永宁火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