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桑蚕丝织技艺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之一,在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我国就已从事蚕桑业,开始了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一系列过程的生产技艺。
蚕桑文化现主要集中表现在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德清县便是杭嘉湖地区蚕桑的主要产地之一。德清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据考证可推至马家浜文化晚期。
《道光武康县志》中就曾完整地记录了养蚕从“浴种”到“布子”“相种”的整个过程。
养蚕是农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发展至今,德清蚕桑生产习俗已具有广泛性、集体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蚕”是德清人心目中寓意吉祥的事物,因此蚕桑生产前后之余,人们的文化娱乐也离不开“蚕”的话题。
“扫蚕花地”就是蚕桑生产习俗中重要的一环。
清末至民国年间,德清蚕农为祈求蚕桑生产丰收,于每年春节、元宵、清明期间请职业或半职业艺人到家中养蚕的场所举行“扫蚕花地”仪式,后逐渐流变为歌舞表演。
2008年,“扫蚕花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的子目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除了“扫蚕花地”,“新市蚕花庙会”也是蚕桑生产习俗中的重要内容。传说新市镇当地蚕农为纪念西施,祭拜“蚕神”,祈求蚕桑丰收,在清明时节自发聚集,逐渐形成了一项民间传统庆祝活动。
传承千年的“新市蚕花庙会”是中国蚕文化的灿烂亮点。1999年,德清县新市镇人民政府正式举办蚕花庙会,之后每年一届。2007年,“新市蚕花庙会”成功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原标题:浙江德清的传统蚕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