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怀安:缓舞清歌唱插秧 绮罗风散满城香

“缓舞清歌唱插秧,绮罗风散满城香。谁家不惜金钱费,软秧歌婉转唱一唱”,源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第九屯村的软秧歌,2006年6月被列入首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怀安软秧歌,是第九屯村一个民间剧种,据考证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洋河文化,嬗变于晋剧、内蒙古二人台和民间社火小曲的互相吸纳与交融,扎根民间,土生土长,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的青睐和喜爱。软秧歌最初叫秧歌,因唱腔较“软”,当地群众就在秧歌前加上“软”字,称之为软秧歌。

软秧歌剧目繁多,传统剧目就有百余出,后来多数剧目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失传了,久演不衰,逐渐完整丰富的剧目有30多出,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民间故事戏,亦称耍耍戏或闹剧,风趣活泼,诙谐幽默,令人捧腹。如《豆腐换妻》《亲家母顶嘴》《吃盒子》《卖皮弦》《借冠子》等;二是历史剧目,亦谓正剧,通过历史事件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人生,揭示社会,如《避风岭》《香连环》《醉楼》《锁玉囊》《五玉带》等;三是神鬼戏,如《打城隍》《引魂扇》《大钉缸》《周公破八卦》等,这些剧目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热爱生活的心声,道出了与人民同呼吸、共休戚的情怀,富有生活哲理。

软秧歌唱腔独特,由于民间性和地方性较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剧目唱词和念白都是方言,亲切感人。它的唱腔唱词多由民歌组成,多用滑音和颤音,节奏舒缓,委婉缠绵,轻柔细腻,优美动听,每腔都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具有鲜明而浓厚的地方特色。流传至今的唱腔有三性、纽子、据子、咳咳、大腔、哈儿、流水、扇风、娃娃、过街、山坡、苦腔等。软秧歌的文武场乐器基本上同于晋剧的大弦、三弦、大板胡、二胡、笛子、板鼓、大锣、手锣等,这种音乐配器的开场曲牌、间奏、尾声虽然没有晋剧的欢快激越高亢,但深沉回婉,清脆悠扬,较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烘托了舞台气氛。

软秧歌人才辈出,在漫长的岁月中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清光绪年间,第九屯村里的老艺人王金善、王树功、殷德成等带头组织了软秧歌队,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排练没有场所,只好在庙里进行,没有女演员,只好男扮女装,教唱也只能是口传心记。先辈辞世,但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是软秧歌的第一代传人,接着第二代传人张金善、白福有、张有德等人,靠着口传心记,在原有剧目的基础上,排演了《四御带》《钉缸》《关王庙》等,逢年过节带领班社外出表演。新中国成立后,第三代传人周贵德、王克泰、殷立叶、殷克亮、李月荣等继承和发扬先辈传人的遗志,成立了软秧歌剧团,在团长周贵德的带领下,大力培养年青一代,剧团发展到40多人。老艺人、新演员齐心协力,推陈出新,自编自演了《争车》《大肚毛驴》《要彩礼》《过大年》等。

老团长、民间艺人周贵德更是名噪一时,他一生热心软秧歌的组织演出和发展,每逢农闲都领班演出。他扮演青衣,说、念、唱、打,熟稔精通,前台后台,样样拿手。1959年,他被聘为怀安县戏校教师,组织学生排演了20余出剧目,搜集整理了80余出软秧歌剧目,还移植了几台大戏,在编排过程中,既有抢救、保护和传承,又有改革、创新和发展,为传播软秧歌文化,推动怀安全县戏曲艺术的繁荣作出了贡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今,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郭宝玉更是一路汗水,且歌且行,与软秧歌结下了不了情。

他13岁开始拜师学艺,每天赤脚练功,一个冬天下来,双手冻得裂开了口子,脚板底下磨出一层厚厚老茧。他除了学习乐器外,还熟记了十几出剧目的台词和唱腔。20世纪80年代,他看到村民农闲时间更多的是打牌,演唱和欣赏软秧歌的人越来越少时,再也坐不住了,在当地政府和亲友的支持下,多方筹资成立了软秧歌剧班,坚持排练演出。2006年6月,借软秧歌剧种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组建了软秧歌剧团,县、乡政府也会拨款出资为剧团购置服装、乐器、道具等。他们农忙季节种地,农闲时聚在一起,精心编排节目。每逢县、乡有什么重大文艺活动,这个软秧歌剧团总要登台亮相,表演的节目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郭宝玉还入选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和传承人,他决心不负众望,继往开来,要把软秧歌剧种一代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让这朵奇葩在怀安大地上吐艳绽放,为繁荣和发展怀安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原标题:河北怀安:缓舞清歌唱插秧 绮罗风散满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