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来到扶贫车间的“柳师傅”

一身蓝色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脚踩防滑靴,手上还拿着纸笔随时准备记录,这是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柳彦博在工厂调研时的样子。干活儿难免磕磕碰碰,他的工作服上常有一块一块的污渍。这个形象不像是大学里的教授,更像是厂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于是大家都亲昵地叫他“柳师傅”。

教授变师傅的故事,还得从北京理工大学助力方山县脱贫攻坚项目说起。

把科研搬到扶贫一线

方山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西麓腹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北京理工大学是方山县脱贫攻坚中结下的一门“远亲”,柳彦博和他的团队便是其中一员。

“我是山西人,学生有来自乡村的,大家都对扶贫的问题感同身受。”从2019年8月开始,柳彦博参与到北京理工大学在方山县的扶贫工作中。最长的一次,他在那里待了两个月。

山西富煤,是能源大省,矿山机械制造是其主要支柱产业之一,而矿山机械制造的问题正是柳彦博和学生实践团在方山县调研时关注的主要问题。

柳彦博是材料科学表面工程领域的专家。来到方山县,他和学生一头扎进工厂,深入车间,从材料购买、制作到成品检验,硬是将工厂的工作流程完整地“盯”了下来。两个月,他们出了20多份检测报告。这让工厂的管理人员和老板都大吃一惊。

他们在实验室和工厂之间发现了一些契合点。当地有专门生产氧化铝矿的工厂,矿石的挑选以及氧化铝的应用是他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而这也正是柳彦博团队所擅长的领域。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尖端的领域,基础工业的成熟和提升也十分重要。原本大家觉得我们的技术只有航空航天领域才能用,但调研之后我们才发现,方山县也需要我们。”柳彦博说,“我们是学有所用了。”

助力地方解决“卡脖子”难题

作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专家,柳彦博对于工艺材料有深刻的了解。在机械生产中,使用的石材材料成分、整体制裁的尺寸与直径,以及在熔焊的过程中熔焊的速率、对零下温度的控制,都是生产环节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厂里的师傅大多没接受过专业教育,都是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手熟的做得快,手巧的做得好,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率并不可观。对他们来说是“想不明白”“整不通”的大问题,一不留神就得要返工重来,但对柳彦博来说是“几句话”的事。“柳师傅来给我们讲了几句,一下子就让我们都整明白了!现在合格率上来了,我们工资也跟着上来了!”厂里的一位师傅说。

在生产液压支架的油缸时,依照传统工序去除表面的电镀层,这是生产企业通用的操作流程。“这不单是一家企业的难题,还是这个行业共有的难题。”柳彦博解释道,“但是,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其实电镀层未必要去除,相反,留在钢体的表面效果会更好。”这一研究发现对整个行业而言是不小的贡献,大大节约了传统工艺制造流程消耗的成本。

成功解决了这类问题之后,柳彦博还帮助当地企业申请了专利。而这也是山西庞泉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第一次申请专利。这是企业的一个新尝试,也是方山县重工业向前的一大步。

参加实践团的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研究生谢明劭告诉记者,从前他认为国家想变强大,应该下大力气突破航空航天、精密电子机械这类的尖端问题。“在方山县的这段日子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技术无所谓高端和低端,能够解决国民生产过程中的‘卡脖子’问题,提高我国整体工业水平,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而这样的瓶颈问题,不走出校园是根本发现不了的。”柳彦博感慨道。

扶贫更须扶智

从确定定点帮扶的那一刻起,将科技知识带进方山县便是北京理工大学扶贫团队的目标。

柳彦博所在的村子——胡堡村是一个贫困村,物质并不富足。村里的成年男子大多在当地企业务工,数月的朝夕相处给柳彦博和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个村民叫李飞飞,在工厂里负责熔覆工作。在认识柳彦博之前,因为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他的产品常在生产初期就明显不合格。一番辛苦工作下来,李飞飞的绩效少得可怜,收入更是不容乐观。

柳彦博的出现是一场“及时雨”。他不仅用知识帮助他们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还向他们普及技术知识。更难得的是,他还改变了村民们对外界的看法。

李飞飞有一个女儿,工作之余总是问柳彦博:“北京理工大学好不好考?学费贵不贵?”李飞飞说:“一定要让孩子去学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摆脱贫困。”(中国科学报记者温才妃 通讯员韩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