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科考日志:珊瑚、海绵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3月31日 星期二 晴 28摄氏度 浪高2级

科考即将结束,有些队员已经开始打包。我们的实验研究初步结果让人满意,规律明显,之前预想的物理模型能够工作,但是要克服测量方式的影响,获得样品本征特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把我们实验室前些年毕业学生的研究成果都调出来,可以获得一些资料,但要重新挖掘后才能使用。我们一手做实验,一手调阅资料,总感觉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船上条件有限,只能做个大概,细致的工作要在实验室完成。

下午科学例会。胡老师讲他昨天下潜的发现。胡老师是长春光机所的年轻研究人员,参与的课题是研发深海传感器。他的下潜点在回程的某处海山上,关心的重点依然是冷水珊瑚。

该区域出现大面积的死珊瑚,并且与其他地方的珊瑚不同,以粗杆居多。有些外观还是白色,没有孔洞或者变黑;有些表面有纵深纹理。丁老师说:“这些粗杆值得重点研究,它在活着的时候环境很好,活得好、活得长;有些表面白色、没有空洞,说明死的时间还不长,可能可以提供更近时间的海洋环境信息。”

深海环境比浅海pH值更低,浅海观测发现pH值若下降0.1,珊瑚就会大规模死亡。这些死的深海珊瑚可能就是浅海珊瑚的明天。首席彭老师认为,海山生态差异非常大,冷水珊瑚雌雄异体,而暖水珊瑚是雌雄同体;目前看来,冷水珊瑚主要是生长在迎流面,通过冷水珊瑚获取古海洋信息,当前主要是同位素法,珊瑚的新陈代谢会干扰对氧、温度信息的获取。在研究活的冷水珊瑚习性时,需要多种观测手段并用。

有专家注意到,珊瑚多的地方海绵也多,活的死的都有。海绵是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也应该重视。我注意到有大量颗粒物漂浮在海底和珊瑚附近,不像之前看到的海雪。昨天下潜的潜航员李老师说他在现场也注意到了,它们更透明,漂浮方向更加随机。

例会后段是刘老师介绍他的下潜计划。他的下潜地点在一块碳酸盐台地,深度1000多米。他主要关心海底水环境参数,除了生物箱、地质筐、底泥采样瓶以外,他还带了多个采水瓶。与CTD采水器相比,下潜的成本有点高,但受益更大,除了定位更加精准以外,现场观察和实地采样得到的信息也更多、更全面。丁老师说:“综合国内外深海载人潜器的经验,执行一定次数(30~50次)的下潜,都会有重要发现,或者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故障;大家在执行下潜计划时,都要保持敏锐,多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

潜器的更新在不断进行,也在抓紧时间测试。晚上,我们围观了潜器上一些灯、相机的更换。我们有一些想法,想与部分潜航者合作,把我们的仪器挂上去。他们很欢迎,后面会推进。(文中的“我们”指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马辉老师和廖然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