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缆机群构筑安全吊运“空中走廊”

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左右岸两侧坝肩边坡上布置了规模巨大的缆机群,7台缆机在两岸平行轨道上运行,构筑成大坝混凝土、设备材料吊运的“空中走廊”。

建设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共需要800多万立方米的混凝土、约12.6万吨金属结构等材料及设备吊装,全部依靠这7台30吨平移式缆机运送。根据白鹤滩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白鹤滩水电站7级以上大风年平均天数是239天,这对高空运行的缆机构成了严峻挑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刘轩:我现在是在白鹤滩水电站的右岸大坝上,在我的后上方就是负责向大坝吊运物资的七台缆机。可以看到这七台缆机颜色不一,分高低两层布置。与把缆机布置在同一层次相比,这么做可以充分利用大坝上方的空间,提高缆机的运行效率。

高空吊运,也有规定的“行驶路线”,也要遵守相应的“交通规则”。如何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同时,避免缆机碰撞,这就需要依托大坝全景信息模型、缆机运行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施工和天气实际情况,系统能快速形成多仓浇筑缆机最优配置方案,为缆机运行导航,提供最佳“运行路线”,实现缆机科学调度,保持缆机运行间距。此外,为了保证在各级风速条件下缆机安全运行,建设者利用白鹤滩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平台,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有效保障极端天气下的缆机运行安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梁丽娟 张伟 刘轩 李天雷 罗宏进 王颢一 唐志坚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