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不确定信息下的科学传播

面对疫情,移动互联网媒体超级活跃,人人充当传媒人,各种信息漫天飞。包括主流媒体在内的传媒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跟新闻跟得如此紧,百姓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就知天下事。在家猫着的人们,并不会与世隔绝,时刻在媒体的驱动下活跃着大脑。

有人说,这次疫情是中国进入移动社交媒体时代后首次全民性公关危机。这个我基本认同,也许疫情过后,有关这次疫情基于互联网传播的舆情,应该好好总结一下,相信也会有不少相关的文章出炉。

出于兴趣和实际的创作经历,笔者虽然已经退休几年,一直不曾离开科学传播圈子。面对这次疫情,政府总是提倡多向公众进行科普,通过提高国民的科学防范意识打赢这场疫情防范硬仗。

这很重要,我非常赞同,也看到一些科普大咖在努力写作,传播正确的科学常识。

但我更多关注的是,在如此浮躁的网络环境下、激烈的时效和流量竞争下,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对于这样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对病毒本身和传播方式的认识还有许多不确定,我们传播的科学是不是那么靠谱,会不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进而引发民众更多的困惑。

圈内曾经争论过,科学新闻算不算科普。广义地讲当然应该包含其中,因为公众的科学常识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涉及科学的新闻报道,也就是科学新闻。

新闻信息来得最快,最容易满足人们对新信息的迫切渴求。但显然,不少新闻报道中的科学严谨性是最值得推敲的,所以它不应该成为人们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

遗憾的是,一些相对严谨的、值得从中获取更准确的科学常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科普文章,反而没有引起更广泛的关注,湮没在海量的信息中。

置身科学传播中,绝大部分普通人关注的仅仅是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科学结论,而不是这些结论是怎么来的。

再加上一些科普文章,包括科学新闻的表述并不严谨,比如说这种病毒和那种病毒的相似性是百分之几,这个相似性是指什么?是指核酸序列的相似性,还是指与感染人有关的关键位点进行比较的相似性,或者是表达的关键蛋白质的相似性。说法太乱了,让公众如何理解判断?

无疑,有关新冠病毒、有关这场疫情的科学新闻和各种形式的科普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因为它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我们的媒体人为了生存和责任,必须保持高度紧张,要抢新闻,甚至午夜时分都不能安睡,实在很辛苦。媒体人的新闻发布量超级大,除了正面发布新闻,还要不断矫正那些不准确的信息。

一条午夜前快速传播的专家口误引发的错误信息被各大媒体争相转发,不久后专家更正,媒体又忙着发修正的消息,够忙。

当然,这样的事情只是个例,更多的情况是发布人并不一定是这方面的专家,或者是并不了解最新研究的专家,或者匆忙曝光的研究结果并不可靠,没有更多数据的支持。

科学的不确定性、并非万能的科学家、被放大的信息、一些喜欢断章取义的媒体、选择性吸收的受众,这一切让人由衷感到,我们的科学传播面对这场疫情,并没有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

原因很复杂,源头像寻找新冠病毒的宿主那样复杂,不能全赖所谓科学家的说法互相打脸,还有媒体的误读呢;不能赖老百姓不辨真伪,谁能有那么高的水平?

作为一个科普人,还是希望科学传播这个圈子,无论是创作队伍,还是活跃的传播者,面对这样重大的公共事件,不要太心急,少些浮躁,多些思考。

不要抢发文章,不要轻言结论性的东西,也不要用看似好用的标题去传播看似靠谱的科普内容。

要知道,还有不少人甚至连文章都不看,只看标题就断章取义传播不实信息呢。

毕竟,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