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岑晁米醋:“老底子”的幸福味道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五花八门的调味品无疑是完美的黄金配角。而这其中,醋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调味料之一。

浙江宁波象山的贤庠镇岑晁村,这个隐藏在象山港畔、偏安一隅的小山村,因为盛产米醋,而闻名江浙。民间口传“金华火腿龙泉剑,舟山酱油岑晁醋”,其中之一说的就是岑晁米醋。在物产资源并不丰富的上个世纪中叶,岑晁米醋被列为“浙江四宝”之一,风光一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岑晁米醋源远流长,有着天时地利之便。村子北边有两座相对的小山,东为岑山,西为晁山,故村子得名岑晁。岑山、晁山脚下共有9口井,做醋的水颇有讲究,9口井中有3口适合做醋,其中山北麓大洋井水质最佳,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此外,特殊的辅助植物也是酿醋的关键,岑山、晁山漫山遍野都生长着茂密的桐子树和黄金柴,而这两种柴树也是民间药用之料。数百年来,岑晁人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取大洋井水作水源、摘桐子树叶包裹糯米团、采黄金柴嫩叶覆盖米料的独特酿造工艺。据村人口口相传,缸酿发酵期,空气中浓密地混合着醋的醇香,香气飘出两三里。

米醋酿造一般选在农历5月至9月间。一年只酿一次,从投料、糖化、发酵、压榨、配兑成品前后需要跨越漫长的四个月左右时间。

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中,质朴的村民始终保持着对醋品质的苛刻要求,1斤糯米只出1斤岑晁精品醋,产量较低而价格昂贵。民国时期,1斤米醋曾卖上1块银圆,仍然供不应求。上世纪60年代初遇到自然灾害,粮食极度匮乏,岑晁米醋被视为奢侈之品,普通老百姓只能仰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民间制醋只能无奈落幕,就此荒废。

直到1998年,岑晁村支书杨习文与鄞州的谢铭岳等人决定合资开发岑晁米醋,重拾“老底子”。那时酿醋手艺已中断40年,老一代醋匠大多作古。杨习文辗转打听到一位已86岁高龄的顾老太有一手绝活,遂聘请其出山为师,教授秘方。就这样,几近绝传的岑晁米醋恢复生产,昔日的小山村又闻久违芳香。

为了顺应市场发展,岑晁米醋注册“老谢琼醋”商标。醋厂结合现代工艺,利用传统生物技术,通过机械杀菌、压榨,年产量提高到100多吨,保持和延续了百年传统风味,其色如琥珀,品质更为纯正香醇,先后打入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获得浙江省农博会优质奖、宁波市名牌产品等称号。

越是在富足的时代,人们越是怀恋“老底子”带来的充实满足。舀一勺岑晁米醋,即使是蘸着吃盘韭菜馅饺子,口中的醋味醇香隽永,丝丝入扣,骤然又多了几分幸福。



原标题:浙江宁波岑晁米醋:“老底子”的幸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