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造的普通农房,年租金高达6万元。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不过这样的好事却实实在在落在了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村民施正良的头上,而且租约一签就是整整十年。
要租房子的,是返乡创业的同村人。因为看好五四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对方租下施正良家的老宅,将其改造成颇具年代感的饭店,打出的招牌就是“老房子农家菜”。
这样的例子在五四村并不少见。在莫干山休闲度假产业的带动下,五四村也“活”了起来,带着资本的乡贤来了,带着学问的青年也来了。和施正良一样,越来越多的本地村民,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小康路”。
“别看五四村现在发展得这么好,以前可是吃过很长时间的‘生态亏’,大家的日子也都过得很苦。”施正良今年69岁,村里一路过来的发展变化全部看在他的眼里。
到底有多苦?施正良在家门口的凉亭里拉了把椅子坐了下来,向记者细细讲来。原来,五四村过去是传统的农业村,家家户户都靠种田、养猪为生。临近年关,要卖上一头猪才有钱过年。就算一家人吃穿用度再节省,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生活环境也不好,进村出村就是一条黄泥路,空气中总是弥漫着养猪带来的臭味。
这样的情况在2002年发生了转变。村里引进了萧山的一个苗木种植项目,400余亩农田全部租了出去。当时的施正良不知道这就是土地流转,只知道自己不用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找了一份厂里的工作,每个月有固定工资,年底有土地租金,日子渐渐有了盼头。
再后来,施正良因为德清三莫线施工土地征用,享受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生活又增添了一份保障。年近古稀,他开始享受生活:早起一碗鸭饺面,28块钱一份,倒也不觉得心疼;空闲时骑上自行车在村里转上一圈,强身健体;周末和儿子一家团聚,孙子还不到上幼儿园的年纪,活泼得很,孙女马上要读初二,每次他都早早地去菜市场买好孩子们喜欢吃的菜,一家人其乐融融。
“现在每个月都有退休金,年底村里还会给我们老人发红包,加上房子的租金,生活是一点也不用愁了。”施正良苦了大半辈子,晚年终于享受到快乐生活。对于村里现在正在开展的“数字乡村”建设,施正良也全力支持:“这么多年,村班子带着我们一路跑在前,相信未来的小康生活会越过越红火!”
原标题:浙江德清县五四村:小康生活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