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科研走向

春节一过,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昌增益就开始每天到办公室工作。

望着空空荡荡的实验室,昌增益说:“1月28日我有一个研究生从山西回来,想尽快开展实验工作,但北大的隔离措施很严格,只得又让他回去了。现在这里只有我一个人。”

自1月23日武汉封城起,全国各省市陆续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实施全面隔离措施。对于中国的科研工作,疫情又造成了哪些影响?

受影响的方方面面

“疫情整体上对工作影响巨大。所有的实验室工作停摆,大量样品积压,对后期项目的完成影响较大,或许会进一步影响上半年的调查、取样和学术交流等。”研究员李明(化名)说道。

“之前研究生们每天忙于实验工作,这次倒是给了大家一个机会,可以静下心来更好地思考、沉淀。”昌增益要求他的研究生们利用这段时间,在家里整理自己过去的实验数据,深入阅读一些文献,并撰写一篇英文综述。“之前学校一直鼓励我们录制在线慕课,因为没有时间,所以至今未能付诸行动。这次有了紧迫感,我们准备把《生物化学》这门课制作成慕课。这也是抗疫期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的一种体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告诉记者,目前只能做诸如撰写项目申请、整理修改论文等文字性、总结性工作,而实验研究则无法展开。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步文博也反映,隔离期间,他们的课题组有三四篇正在投稿的论文收到了审稿人意见,要求在两周至1个月内补充实验数据,眼下也只能向责任编辑申请延期。

“高水平的研究和论文撰稿非常耗费精力和时间,顶尖期刊对论文投稿有很强的时效要求。如果在隔离期间因其他类似研究率先发表而导致我们的论文最终被拒稿,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步文博说。

今年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们也受到了直接影响。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严格要求,没达到标准就不可能毕业。”步文博说,“学校不会因为疫情而降低对学位论文的要求。”

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也难以正常开展,5月份之前的学术会议全部延期。据黄维和步文博介绍,他们领域内的部分国际学术会议已明确延期。

此外,黄维还认为,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复工后,将面临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受损等严峻考验。企业技术研发及未来发展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疫情将改变什么

1月29日,科技部网站发文透露,近日,科技部下发《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技攻关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论文写在疫情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之中。

CT检测是此次疫情诊断的重要手段。步文博此前和华山医院影像科合作,在影像诊断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他们也在申请相关课题。

“这次我国学者很快就测定出了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和部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昌增益说,“这展现出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实力,但也暴露出一些科学研究的不足。人类依然对病毒感染和致病的全过程缺乏深入的了解,缺乏对付病毒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健康科技本来就是人类的终极科技,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维说,“发达经济体如美国、日本、新加坡等,都将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放在诸多研究首位,资金和人才资源遥遥领先,可以占到科研预算的一半以上。”

他认为,经历此次疫情,我国可能会重新审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公共卫生等领域,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全球公共卫生机构间的合作。

尽量将影响降到最低

“此次疫情中对于病毒信息的分享,以及采取应对措施时的国际合作力度前所未有。”步文博说,“从长远来看,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是未来应对重大公共安全危机的必然之举。”

为尽量降低新冠肺炎对我国科研工作的影响,国家层面正在加大政策激励、强化资金保障、扩大服务供给、聚集优势资源,支持科技型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同时,引导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及相关科研人员优先复工,逐步恢复社会秩序。相关科研产品优先应用于抗疫第一线。黄维建议,对于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的机构与企业,应当给予优待。

黄维还表示,各级政府要强化舆论引导,鼓励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工作者积极采用线上、线下等多种办公模式,减少疫情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

此外,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更应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投身于疫情防控主战场。“病毒没有国界,战胜疫情是各国科学家的共同使命。我们要联合一切外部力量,充分发挥多领域、多学科协同效应,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同时,要密切关注有关疫情动态信息,通过正常渠道及时提出有针对性、切实管用的建议和方案,为阻击新冠肺炎提供科技智慧。另外,还要积极履行职责,大力普及科学防控疫情知识,通过各方渠道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防护意识,防止谣言传播,理性科学防控,维护社会稳定。”黄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