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绕郭云烟匝2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3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4,倚阑斜日照青松。

会须5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6

注释:

1 怀嵩楼:滁州古迹。据《清一统志》卷一三八《滁州·古迹》:“怀嵩楼,在州治后,一名赞皇楼。唐李德裕刺滁州建,取‘怀归嵩洛’之意。”郡僚:指作者在滁州的同事和下属们。

2 绕郭云烟:有云烟缭绕城郭。这是夸张地描写怀嵩楼的高出云端。匝(zā):环绕一周。

3 昔人:指唐人李德裕。他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到滁州任刺史。感怀嵩:指李德裕为此楼取名“怀嵩”,是寓“怀归嵩洛”之意。

4 解带:解开衣带。这个动作是酒酣引起的。画角:古乐器名。形如竹筒,本细末大,外加彩绘,故名画角。

5 会须:一定要。

6 群玉峰:指被白雪覆盖的滁州周围的群山。

赏析:

这首登楼览景抒怀的七言律诗,是欧阳修于庆历七年(1047),也就是他贬居滁州的第三年的秋天所作。之所以登上怀嵩楼就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是因为他与此楼的建造者-唐人李德裕有着一定的感情共鸣。李德裕原籍河北赞皇,自其父李吉甫为相,已将洛阳视为第二故乡。李德裕两次分司东都(洛阳),曾在洛阳龙门附近营建名园平泉別墅,广搜天下奇花异石置于其中。后来出将入相,总难忘情于此地,因而其诗文中颇多怀念嵩洛之作。李氏任滁州刺史时,建怀嵩楼,寓“怀归嵩洛”之意。欧阳修年轻时也曾在洛阳为官,并常与好友梅尧臣、尹洙等畅游伊阙、嵩山。他自己后来常常回忆这段壮游,对嵩洛有极深的感情。更巧的是,二百年前李德裕因党争而外放滁州,二百年后欧阳修也因在朝廷内部的激烈斗争中失败而贬官滁州,命运遭际的相似把他们的感情一下子沟通,所以这首诗就自然而然地从欧阳修的笔下出来了。不过,欧阳修此刻登此楼的心境与李德裕毕竟有很大的不同:李德裕《怀嵩楼记》开篇就说:“怀嵩,思解组也。”是当时已萌退隐之志;欧阳修此时登楼聚饮,却是心志高昂,豪气未衰,眼前是“山争出”的意象,胸中是“酒正浓”的情怀。他以怀古发端,写当下之胜景,预他日之清游,一副展望未来信心十足的样子,毫无衰迟颓唐之念。诗言志。这表明欧阳修虽经贬谪,意志并未衰退,在人生道路上仍持进取姿态。这首诗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以阔大高远境界的营造,来凸显抒情主人公的嶙峋风骨和旷达胸怀。通过写景见出人的精神面貌,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常为后人所学习借鉴。陈衍《宋诗精华录》就评论说:“‘霜林’二句,极为放翁所揣摩。”仔细品味陆放翁那些景中有人的诗篇和名句,我们就会知道陈衍此评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