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晚景落琼杯1。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2,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3。     春雨暗阳台4。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5江天一半开。

 

注释:

1 琼杯:玉杯。

2 岷峨:四川境内岷山山脉北支,峨眉山傍其南。而眉山距峨眉甚近,故苏轼常以之指代家乡。春雪浪,春天雪山融水,注入大江。

3 渌醅(lù pēi):美酒。此处与蒲萄(同“葡萄”)均喻江水澄净碧绿。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4 阳台:相传在四川巫山。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此指歌妓所在。

5 落照:落日的光辉。

 

赏析:

本篇作于元丰三年(1080)初夏,时至贬所黄州三月左右。

贬黄州,是死里逃生。初到黄州,也难免一夜数惊,冷汗浃背。然而苏轼不是一条道跑到黑的拗相公,遇到问题,他完全能够开出自我解脱的处方。刚刚安顿下来三个月,他就已经通过佛学、辟谷、交游、躬耕等等五花八门的康复渠道。

从故乡岷峨奔腾而来的春天雪水,就像万顷碧绿的葡萄酒一样从眼前浩浩流过。“逝者如斯夫”,千年后伫立川上的苏子也一定被这来自大自然的冰凉澄澈洗刷去了不少心灵的伤痕。“认得”二字是本篇要穴。在黄州的长江边,东坡竟然看到了旧相识——自己故乡横流而下的“春雪浪”。

下片情绪持续高涨,“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所写并不全是自然风光,那也是东坡心意洞明、豁然开朗的写照。全词笔触活泼,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其仙才卓越,使人有望尘莫及之叹。

世间风物之美,一半在景,一半在人。天才诗人如东坡,当然特具“发现美的眼睛”。其札记云:“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另一封信里他说:“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两段话可为本篇之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