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国土空间治理

近日,第十四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在上海举办。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国土空间、数字治理”为主题,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后疫情时期的规划行动、构建未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等100多个热点话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介绍了国际空间规划的七大主要类型。以德国为代表的规划类型,将自上而下的宏观分配调控与自下而上的市场经济推动结合在一起;以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为主的规划类型,更加关注公众参与,阶层等级差异较小。吴志强认为,空间规划的关键内容在中间“腰部”,关键在政府意志和市场力量之间如何形成好的链接。他还认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将推动城市规划治理体系发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认为,空间规划作为面向未来的,体现基础性、战略性的空间治理工具,其运行需要不断评估、反馈。这是一个不断增强适应性的过程。当前的运行体系建设面临城市发展转型、体制机制改革、技术体系重构等多重挑战,有许多关键问题需要厘清。比如,编制工作应由技术思维向公共政策思维转化,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需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规划管控方法等。

新技术与规划的“化学反应”是常谈常新的话题。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周俊杰介绍了自然资源信息化总体架构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这是一项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双向匹配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支撑规划编制体系的建立;二是支撑实施监督体系的建立,保障规划实施落地。未来,有望基于这一平台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国土空间全域数字化、地上地下多维度数据覆盖,实现从资源调查、规划审批、建设实施、监测监管、评估反馈全过程管理以及国土空间治理的智能化。

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架构师程洋分析,国土空间治理的数字化,底层是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上层是业务应用,两者中间需要治理逻辑的数字化,可以称之为空间治理的智能模型层。他们的设想是,在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数字化的基础上,将资源要素和管控要求图谱化,再导入数字智控规则,形成由空间数仓和决策模型构成的数字资产。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诸多思考,如何借助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发展,让城市变得更加安全、更有韧性?“未来城市”在这届论坛上成为高频热词,被寄予很多期盼。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认为,针对公共医疗资源短缺且结构不合理、基层治理能力较弱、高密度社区疫情期间防控风险大等问题,空间规划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在绿色、韧性、健康的理念下,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更精准地服务于提高发展质量、补齐基本服务短板,同时更多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龙瀛分享了其团队与腾讯研究院合作的未来城市研究项目情况。他们对过去10年城市静态、动态空间以及居住、就业、交通等基本功能展开观察,由此推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不同类别的前沿技术,有助于推动城市空间的合理有序利用。龙瀛总结说,新技术导向的一系列新趋势将会深刻影响未来的城市空间发展。例如,随着个体工作与生活的时空自由度提升,空间呈现碎片化发展、城市开发趋于功能混合等。

“未来城市,不只是为了治理今天的城市病,更重要的是以城市生活场景来孵化、孕育未来,去获得新的发展动能。”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张京祥介绍了杭州市在“生态+文化+创新+智慧+善治”的理念下打造未来实践区的相关探索。他认为,技术的发展往往是超乎想象、难以预估的,只有抓住人的需求,才能真正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

疫情中显现的社区应对短板,让微观层面的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备受关注。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保护和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奚文沁分享了上海市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实践经验。从居住区域到生活圈,其创新性体现在功能的多元化、对人文精神层面的提升以及更大的发展弹性。采用社区访谈、社区沙龙、线上问卷等方式,打通自下而上规划编制路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健康城市实验室主任王兰提出,基于社区生活圈建设公共健康单元,借鉴国际经验,将应急体系中的地域综合支援中心作为管理中枢,建立起生活支援网络。在这一网络中,除了医院这样的终端机构,还应该包括照护服务机构和养老院。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尹稚看来,目前对未来城市的探讨,大多集中在“科技之城”的层面,注重通过技术迭代让国土空间承载更多人的生存与发展。他坦言,当下的新技术可以做到“零时差、全覆盖、无死角”,但技术无法解决所有的发展问题。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城市,空间规划应更多关注社会意义上的城市,更多考虑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