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李陵台

降入天骄愧将才2,山头空筑望乡台。

苏郎有节毛皆落3,汉主无恩使不来4

青草战场雕影没,黄沙鼓角雁声哀。

那堪携手河梁别5,泪洒西风骨已灰6

注释

1 诗题一作《过李陵墓》。李陵台:元人王恽《中堂事纪》云:桓州故城西南四十里,有李陵故台。又据元人《滦京杂咏》,李陵台距上京“百里许”。上京又称上都,即开平(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2 天骄:指匈奴。此句批评李凌投降匈奴。李陵于汉武帝时为骑都尉,与匈奴作战中战败投降。下句“空筑望乡台”云云也有批评之意,望乡台即李陵台。

3 苏郎:指苏武。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奉命赴匈奴,被扣押近二十年,坚持不屈,后被遣回汉。节:节旄,以竹为之,上缀牛尾饰物。《汉书·苏武传》载苏武在匈奴被扣期间“杖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4 苏武被扣,不能归汉,非关“汉主无恩”,此句系作者想象之词,或借此表达某种感慨,今不可得知。

5 《文选》录有李陵《与苏武》诗,其中一首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句,后人也称为苏、李“河梁之作”,实不可释。此处“那堪携手河梁别”云云,据传统说法,写苏、李河梁分别。

6 此句似是写李陵死后,苏武“泪洒西风”,李陵殁于匈奴,时苏武已归汉。本诗前半对苏、李有明显褒贬,最后两句写苏、李交情,不仅显出转折,且也显得含蓄。

 

赏析

本诗作于作者由大都赴上都途中。元人诗作中咏李陵台诗常见,大抵写其地荒凉,本诗以苏武坚持气节和李陵投降匈奴作对比,批评李陵“愧将才”,这属传统之见,但说苏武长期不能归汉是由于“汉主无恩”,却见新意。


(南开大学文学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