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非遗传承有创新 融合发展促共富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2022年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浙江省申报的“新合索面:双手创造丰盛光景”“中泰竹笛:奏响共富乐章”“贝雕:传统工艺连接现代生活”“嵊州竹编:编出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等4个项目入选。

近年来,浙江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的保护传承体系、人才队伍体系、发展振兴体系和传播体系,持续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深入落实传统工艺振兴高质量传承发展的良好举措,努力提高非遗在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致力于形成可向全国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创新产品

走进浙江省嵊州市嵊州竹编非遗工坊,师傅们正在编织手工艺品。一块块竹片、一条条竹丝在“一压一挑”间、“一经一纬”中有了雏形,引得旁边参与研学的学生们连连拍手叫好。工坊二楼的陈列展架上,四脚竹器收纳盒、文竹茶盘等精美的竹编工艺作品吸引游客驻足。“这些非遗手工艺品造型生动、活灵活现,融入了不少现代化元素,表现方式也有创新,如竹编耳环、茶盘等小物件,做工精巧,还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上海游客慕小小参观后说。

据了解,嵊州竹编非遗工坊由嵊州当地一家手工工厂——嵊州市大志然工艺竹编厂牵头建设运营。近年来,该厂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念更新和产品创新,设计生产了不少符合现代审美和生活需求的竹编产品,推出了符合年轻人喜好的研学课程,并积极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专家合作,举办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开设研修课程,鼓励非遗传承人提升文化自信,增进对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时尚融合的认识思考,增强非遗保护传承意识。

“我们推出了一系列非遗产品。如适应当下饮茶风尚,开发了竹编茶桌、茶盘、茶具收纳盒等茶系列产品40余种;适应装修简约风格,推出了竹编屏风、椅子等‘不可居无竹’家具系列产品30余种。同时,制定竹编研学课程,邀请市民游客参与体验,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感受竹编技艺的独特魅力。”嵊州竹编非遗工坊负责人吕成介绍。

在浙江全省各地,“非遗+旅游”的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串联全省非遗景区景点的16条浙江主题非遗旅游线路,集本土文化美食特色的300多个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以及各具风味的18家非遗主题民宿等,一系列非遗文旅产品融入了百姓生活,为旅游注入了更加优质、更具吸引力的文化内容,也为全省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融合空间

在文化礼堂观看竹笛特色演出,在竹笛展示馆了解当地产业发展史,在田园风貌区欣赏万亩竹林景观……走进杭州市余杭区紫荆村,处处可以见到竹笛主题的非遗展示。

紫荆村是全国有名的竹乡,村内笛竹定向培植标准化示范面积达1.28万亩,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紫荆村因地制宜,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积极发挥中泰“竹笛文化”产业优势,努力打造以中泰竹笛非遗工坊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

而今,在上万平方米的非遗工坊内,设有竹笛展示馆、竹音广场、竹笛手作体验馆等场所。“这些场所空间功能划分明朗,可较好地满足笛竹种植、技艺体验、文化展示、竹艺演奏等需求,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拉动了住宿、美食等多元化消费,让本村及附近村庄的村民享受到非遗带来的惠利。”中泰街道办事处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汪湛表示。

温州市贝雕非遗工坊位于温州市洞头区。该工坊在做好本地传承展示的同时,积极将贝雕工艺和展品推向全国。贝雕非遗工坊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展示收藏的各类贝雕(螺钿)工艺品超过1200余件。同时,与上海豫园、上海艺术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在各地轮流参展,并携手温州肯恩大学等创办贝雕工艺工作室,提高贝雕设计水平和艺术性、时尚性。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展现的过程中,浙江多地采用动态传承、静态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以文化空间融合带来的丰富体验,为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拓宽了路径。

传承技艺

杭州市桐庐县新合乡引坑村有着上千年的索面历史。新合索面制作技艺是当地人世代相传的一门手艺。这里的手工索面白天晾晒、夜晚制作,需经过和面、索面、盘面、熟面、晒面、收面等6道工序,制作时间长达25小时。“这样做出的索面具有长、软、韧、滑等特点,色白如雪,柔软如丝,折而不断,面香扑鼻,深受食客喜爱。”新合乡党委书记陈少霞介绍。

此前,因为制作工艺繁杂、制作时间过长、经济效益不高等,村里制作新合索面的师傅越来越少,新合索面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同时,私人开设索面工坊多,出现了鱼龙混杂、人员管理不规范、各家面条口味不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合索面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为解决这些困境,当地政府投资400余万元建立新合索面非遗工坊,实施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原料、统一包装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让全乡原本分散的新合索面“小作坊”联合起来,推动“1+N”食品小作坊集聚园区提档升级,形成品牌效应,逐步推进产业化转型,也让新合索面打出了名气。

“随着新合索面知名度越来越高,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村民回归乡村制作索面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升。”桐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沈红霞表示,去年工坊还建立了新合索面手工制作培训基地,开授新合索面手工制作课程,并提供免费培训名额,鼓励对新合索面制作技艺有兴趣的村民报名参加。

非遗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保护非遗的关键也在于人。近年来,浙江着力推进非遗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发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组织开展研修研习培训、技能大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全省非遗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壮大非遗人才队伍。

“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和发展,打造新时代的浙江文化‘金名片’,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非遗强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浙江:非遗传承有创新 融合发展促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