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关于实施“海陵英才”计划及若干政策的意见》政策解读

垃圾焚烧装备自动化生产线、等离子体飞灰熔融设备、国产大飞机C919和“复兴号”动车组专用玻璃、上海交大智能装备研究院机器人……

从企业到园区,从车间到实验室,凝聚着海安元素创新足迹,在这座长江以北的小县城随处可见。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多次因依靠创新驱动稳增长、创新型县市建设、落实“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等做法和成效得到国家和江苏省表彰奖励。

海安的秘诀在哪里?记者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创新创业在海安”主题活动上找到了答案:300多名来自国内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海安;现场签约引进原创性成果项目10个,人才项目和平台合作项目10个,高科技投资项目10个;30多家“双一流”高校与企业进行线上互动,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100多条。

创新驱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金宏电化设备公司是一家从事金属材料及其深加工、钛电极及其他金属电极、电解槽的企业。在2018年,公司产值还不到800万元。

2019年,公司董事长张英志受邀参加第六届“创新创业在海安”活动。虽然当时正值公司发展的瓶颈期,但是张英志仍然觉得这个活动跟企业关系不大。抱着“随便转转”的态度来到会场,没想到这一转,却“赚”来了公司突破性发展的良机:当天的成果发布会上,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发布的科技成果恰巧是企业急需的技术。

没等活动结束,张英志就找到了海安市发改委、海安市科技局等部门,通过他们的引荐,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成功签订了“流体床电催化有机废水处理项目”。仅用一年时间,企业产值就冲到了1300万元。今年前五月,企业发展不仅没受疫情影响,而且销售额还增长了20%。

2014年,海安巧力撬开全国各地专家、教授、学者的大门,借力“创新创业在海安”主题活动,集聚创新智慧,播撒创新种子。6年多来,海安在双创风口跑出了创新加速度,驱动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近1500个,引进成果转化项目260多个,支付合作经费超10亿元。

在海安,企业不断发展的背后,是创新在支撑,产业从无到有的崛起,是创新在引领。记者走访时发现,海安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每家企业都异常忙碌,高科技、智能化的设备供不应求。

前不久,海安交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的“协作型工业机器人与柔性工件精准作业技术”项目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公司是海安上海交大研究院孵化公司,目前已研发出10多种机器人走进各家企业,为各领域企业提供了各系列机器人及配套产线300多条,为海安重点产业板块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海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成为仅有的9个全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之一。

人才引领,汇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全面释放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能,是海安打开高质量发展大门的金钥匙。近年来,海安通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吸引和集聚了一大批人才创新创业,为打造产业高地、建设幸福之城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4300毫米宽厚板柔性化轧制生产线”“1450毫米有色金属板材定制化制备生产线”……这几年,位于海安的江海机床集团不断推出市场竞争的杀手锏产品。

10多年前,通过政府搭桥,江海机床集团与太原科技大学成功联姻。在参观了高校实验室后,江海集团感受到了与前沿技术的巨大落差。董事长陈友华主动对接时任太原科技大学教授黄庆学,并与其带领的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海安良好的创新生态、企业家浓厚的创新热情,让我没有丝毫犹豫,决定将我唯一的院士工作站选在海安,建在江海。”2018年1月1日,黄庆学院士工作站在江海集团揭牌成立。

海安引导企业积极引才、用才,鼓励创新型人才在海安创业扎根。

毕业于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研究所的邹军博士,2019年此时,他正为“低波纹无频闪的智能LED驱动电源”项目产业化奔波考察。一次偶然的机会,邹军与海安取得联系,很快海安有关部门负责人便亲自上门“引才”。

“合同签订后两个月时间,就落实了2000平方米的免费厂房,同时还帮助招工50多人。”谈及海安速度,邹军赞不绝口。2019年,邹军顺利入选“海陵英才”,获得资助200万元。目前,由其投资的“智能LED驱动电源项目”已在一年内取得了3000多万元销售,项目二期工程正在火热进行。

近几年来,海安已先后引进国家级人才78人、高层次人才2813人,6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54人入选省双创计划、147人入选省333与南通市226人才培养工程,入选数量均居南通第一。

政策支撑,打造最优双创生态圈

“这是刚研发出的多区温度控制系统、多轴多缸精密均匀加压系统和高效快冷系统,成功打破国际技术封锁。”今年4月,江苏博联硕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福博士带领985高校博硕士团队攻克大型真空扩散焊设备温度和压力精准控制的技术难题。他坦言,海安提供的450万元的财政资助,2万平方米厂房三年内免租金,以及子女入学等各方面的利好政策是他安心创业的“加速器”。

政策是创新创业的必要保障。在用才留才方面,海安不断捧出真金白银。2019年3月10日,海安出台《关于实施“海陵英才”计划及若干政策的意见》,同步制定“海陵英才政策40条”,涵盖启动资金、创业场地、银行贴息、税收返还、上市奖励等多项支持。

今年4月,海安人才政策再加码,向一线高技能人才、实用性人才倾斜,进一步放大“海陵英才”计划政策效应。

海安用良好的人才政策,为该市产业提质增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海安纺织丝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十大产业集群,在院士、行业领军人才等组成的创新创业团队引领下,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2019年,海安工业应税销售在南通率先突破2000亿元,增长16.7%。规模企业、亿元企业数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今年疫情发生后,海安市科技局立即打出组合拳,会同相关部门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贷款(以下简称“苏科贷”)业务实施财政贴息。

江苏拓创科研仪器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和技术力量与河海大学、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的多位专家共同寻求“液压致裂联合承载试验装置”这项技术突破和创新点。然而,项目的投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科技局向我们推荐‘苏科贷’,解决了200万元的贷款。”公司负责人费小莉说,目前该项目顺利投产。

“苏科贷”融资业务这一良好的创新政策已成为海安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好帮手。2011年开展至今,海安已有98家企业申请“苏科贷”业务,贷款额度5.3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4家,企业新获发明专利544件,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7个、省级科技项目16个,实现工业产值近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