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上的歌舞文化:四川攀枝花银鹿村板凳龙

彩龙翻腾、独龙耀目……一条条活灵活现的“板凳龙”翻滚在村民们的手中,舞出了欢乐、舞出了喜庆、舞出了丰收。这就是来自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银鹿村传承上百年的文化遗产——板凳龙。

银鹿村位于大田镇宝兴山脚下,板凳龙自清朝便从元谋传到了这片土壤,一直流传至今。板凳龙用最生动、淳朴的方式将劳动人民的笑容镌刻流传,让银鹿村丰富的民族文化延续不断。

两位婉约动人的农家姑娘在前、一位阳刚多情的壮年男儿在后,手举“祥龙”,时而旋转、时而翻滚,在鼓点声中挥洒热情,挥舞出丰收的喜悦和明天的希望。一条“板凳龙”便由这样的三人组合而成,在田间小道、农家小院,农闲时处处都能看到这样的“风景线”。

近日,仁和区大田镇银鹿村的“板凳龙”表演队正在坝子上排练动作,板凳龙第七代传承人,31岁的廖国良在一旁数着拍子打着节奏。廖国良告诉记者,小时候没有现在那么多的娱乐方式,平时看乡亲们唱歌跳舞就是最开心的事了,其中就有板凳龙。

“你知道板凳龙为什么是两女一男吗?”廖国良笑着向记者解释道,传说以前有段时间一直不下雨,大旱可愁坏了村民们,就连村里小河沟的水也所剩无几。有一天村里一农户全家下地干活的时候,看见小河沟里有一条“小龙”陷在泥里翻滚挣扎,于是这户人家赶忙拿来一条板凳帮助小龙上岸,可这小龙刚上岸就没了影儿,农户抬头张望寻找小龙的时候,却看见乌云滚滚,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农户喜极而泣,跪地而拜,称是“龙王”显灵了。后来村民们为了感谢“龙王”,便创作出了板凳龙舞蹈,刚巧救助小龙的一家人是夫妻俩和女儿,就有了“两女一男”的组合,还有着“翻龙”“举龙”等动作。

廖国良家祖祖辈辈都会跳板凳龙,但随着家里的长辈们逐渐衰老,“传承人”这个担子就落到了廖国良的肩上。廖国良说,板凳龙即是把龙扎在板凳上,龙一般用竹子编成,蒙上彩色的布料。如今的板凳龙表演阵容可大可小,两、三条板凳龙可以表演,大到几十甚至上百条板凳龙更能表现出恢弘磅礴的气势。

虽然这个小故事只是传说,但农家们舞板凳龙祈求来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的心意却就此延续下来。从清朝延续至今的板凳龙,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人,无非都是想将这一份民族文化瑰宝传承延续,而在生活节奏快、娱乐方式多的今天,历史文化传承之路又该如何往下走?

廖国良说:“板凳龙舞蹈延续至今,以前它可能只是大家逢年过节休闲娱乐的一个项目,但是到现在它已经不仅仅是文化娱乐项目,更是代表我们大田的一张文化名片。因为现在年轻人学板凳龙的还是有所缺乏,所以作为第七代传承人的我来说,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加入我们的队伍,把我们板凳龙文化继续延续下去。”

廖国良积极带领村民们学习板凳龙舞蹈,希望“人人都会、家家都舞”,如今村里有50%以上的人都会跳板凳龙。但廖国良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将板凳龙带到了更年轻的群体中——大田镇中心校。廖国良和学校老师共同努力,编排出了课间操版本的板凳龙,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学习、喜爱上当地的板凳龙文化。

近年来,板凳龙深受各级政府重视,2003年,以300余人(有部分大田中学的学生参与)的阵容参加攀枝花市四运会表演及飞机场开幕式表演,在第一、二届“中国攀西石榴节”期间,成为文艺主力并受到市级群艺馆老师的重视,有了专业老师组织并指导排练,板凳龙自此走上正规训练道路。四川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一等奖、四川省农民健身展示大会二等奖……这些年板凳龙斩奖无数,大田镇板凳龙不再只是当地村民自娱自乐的节庆舞蹈,更是作为大田镇的文化品牌名扬四方。



原标题:板凳上的歌舞文化:四川攀枝花银鹿村板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