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齐与鲁的“爱与恨”

继出版《大运河》《大孔府》《千古家训》等长篇文学和儒学专著《祭孔大典》等作品后,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济宁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杨义堂去年又推出新作《鲁国春秋》,受到广泛关注。多年从事文化和文物保护工作,他的创作内容主要围绕齐鲁历史文化展开。如《鲁国春秋》这部作品,正是通过挖掘阐释鲁国的历史,讲述周公因何制礼作乐,如何敬德保民,最终改变和缔造国家的故事。

杨义堂介绍,写鲁国,绕不开齐国。齐国在鲁国的北边,伴随着鲁国一起经过了多年的历程,因此《鲁国春秋》也介绍了齐国的历史、齐鲁两国的关系、两个国家不同的治国思想。那么,齐国和鲁国间到底有哪些恩怨纠葛?齐、鲁文化的来源和不同有哪些?

“尊贤\”“尚功”与“亲亲\”“尚恩”

关于齐、鲁两国,《论语·雍也》篇中,记录了孔子的一则话,“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意思是说,齐国如果能变好一点,就能达到鲁国的水平了,鲁国如果能变好一点,就能变成王道的世界。这也说明,在孔子心目中,当时的齐、鲁两国,还是有很多差别的。

杨义堂介绍,齐国、鲁国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分封国,历史都非常悠久。齐国开国国君是姜太公吕尚,也是西周的太师。姜太公直到72岁还未建立功业,未得到当政者的赏识重用。终于,在渭水垂钓时,遇到周文王,被任命为太师。奉周文王之命,姜太公带领军队攻打商纣王。“武王平商而王天下”后,因姜太公立下赫赫功勋,被分封到齐,齐国由此建立。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的四弟,先是辅佐文王,周文王去世后,他又扶持二哥周武王。因功勋卓著,周公旦被分封到鲁国。但是,当时需要周公旦辅佐成王,因为成王年龄小,大约才13岁,不能治理国家,所以周公旦摄政。周公旦不能到鲁国来,就让他的长子伯禽到了鲁国。

齐国和鲁国的建立者在文化观念、治国理念上,都是不一样的。《淮南子·齐俗训》记载,周公旦、姜太公因受封而相见,互相打听治国之术。二人的一段对话,现在读来,也是格外意味深长。

太公问周公:何以治鲁?

周公回答:尊尊亲亲。

周公问太公:何以治齐?

太公回答:举贤而上功。

《汉书》《史记》等也都有相关的相似记载。

姜太公所说的“举贤而上功”,也就是“尊贤”“尚功”,即国家要尊重有德行的人,尊重有功绩的人,这也意味着,齐国将授予有德行、有功绩的人以官职,让这些人来治理国家。

周公听后评论:推行这样的政策,你的国家可能很强大,但这样的做法存在一个致命缺点,将来,你的国家可能就不在你姜姓后代手中了。

周公以“尊尊亲亲”为原则来治理国家,也就是讲究“亲亲”“尚恩”。“亲亲”就是按照血缘关系来任用官员,让权力在家族内世代相传。

姜太公对周公之策,同样也有不同意见。太公评价,以“尊尊亲亲”的模式治理国家,“鲁从此弱矣”。因为采用这样的管理模式,国家必然会越来越贫弱,将来必然会受到强国的欺负。

不过,周公并未接受姜太公的观点。周公表示:鲁国可能以后不会很强大,也可能受到其他国家欺负,但是能够保证鲁国政权世世代代掌握在我的后代手里啊!

《左传》中记载,周成王曾命令齐、鲁结盟,“赐之盟”并要求“世世子孙无相害也”,盟书“载在盟府,大师职之”,要求齐、鲁签订盟约,自今而后不互相侵害,盟约存放在盟府里,并由太师负责保管。也有观点认为,结盟是周公主动提出的。无论如何,齐国、鲁国是结盟了,并答应世代友好,所以,后来两个国家发生纠纷时,因齐强而鲁弱,也就是鲁国受到齐国欺负的时候,鲁国人就会拿出这件事来评理。

“因其俗,简其礼”与“变其俗,革其礼”

齐国、鲁国的治国方式和风格,当然还有很多不同。

姜太公到齐国后,“因其俗,简其礼”,同时,“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大力发展工商业,发展鱼盐之利,让人民休养生息,于是“人民多归齐”,齐国的人口、经济很快发展起来。《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苏秦游说齐宣王时,这样描述齐国都城临淄的繁华,“临菑之中七万户”“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菑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战国策·齐策》中也有相同的记载。

冯梦龙《智囊全集》中记载“太公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曰:‘何族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这里,“族”就是“速”的意思。姜太公封齐仅五个月,就去向成王和周公“报政”。这么短的时间内,太公治理齐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周公也很惊讶,询问原因时,太公的答案就是“因其俗,简其礼”。

再看鲁国。周公长子伯禽来到鲁国,他很年轻,又到了一个新的国家,遇到很多问题,各方面都面临很大的考验。现在,曲阜城北还有一个望父台,即为伯禽所筑。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来此登台,面向西方,想象着假如父亲在这里遇到困难会怎么办。他沿用父亲的观点,以礼乐治国,建立了周公庙和历代国君的庙宇,汲取商朝灭亡的教训,不允许喝酒。同时,商朝有一些好的礼俗,比如三年之丧的礼制,伯禽也沿袭下来。正是三年之丧的制度完成一个周期之后,他回去给成王和父亲周公“报政”。

《智囊全集》中记载,“伯禽至鲁,三年而报政。周公曰:‘何迟也?’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而后除之。’”周公问:你来得为什么这么晚啊?伯禽说:我变其俗,革其礼,改变当地风俗,推行新的礼仪,第一轮的三年之丧结束了,所以我来晚了。

听完伯禽的回答,周公叹息:“后世其北面事齐乎?夫政不简不易,民不能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周公认为,鲁国以后要“北面事齐”了,因为鲁国为政“不简不易”,将导致“民不能近”。

历史向前发展。齐国到了齐桓公时期,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政令,发展经济,富国安民。鲁国依然是重农抑商,经济并没有发展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确如周公和太公所预言,从国力上讲,齐强鲁弱。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都有齐国,而鲁国一直未称霸。

不过,齐国历史上,发生了田氏代姜的大事件。姜齐政权经过24代传承之后,至战国初年,被田齐取代。而鲁国,国君一直都是周公姬姓的后裔。这也应了周公和太公最初的预言。

几百年间齐、鲁的三种关系

杨义堂介绍,齐鲁两国和周朝一样,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当中,齐国和鲁国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他说:“概而言之,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关系。”

第一种关系是姻亲关系,就是互相结为亲戚。周代讲同姓不婚,齐国和鲁国是不同氏族,齐国属东夷文化,姜姓最初就是生活在东方的东夷人,齐、鲁两个国家因为姓氏不同,成为姻亲之国。

最有名的包括文姜、哀姜、出姜,都是由齐嫁鲁。如文姜,齐僖公的二女儿,嫁给鲁桓公。文姜漂亮又有文化,最初欲嫁郑国公子忽,公子忽托词说齐国乃大国,齐国国君之女不是自己结婚的对象,成语“齐大非偶”即源于此。文姜也是齐襄公同父异母的妹妹,二人产生不伦私情。当时,有很多诗,如《诗经·齐风·载驱》,“载驱薄薄,簟茀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四骊济济,垂辔濔濔。鲁道有荡,齐子岂弟。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敖。”就是批评讽刺他们的。鲁桓公到齐国求婚,文姜嫁给鲁桓公。后鲁桓公得知其丑,斥文姜,终被齐襄公派人所杀。

第二种关系是掌控关系。齐僖公被杀后,齐国没有国君了。这时,齐国在鲁国和莒国的两个公子,即公子纠、公子小白,开始争夺君位。鲁国支持公子纠。后来,公子小白捷足先登,当上齐国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桓公争霸时,经常联合诸侯外出征伐,鲁国派军队参加。

齐国也在鲁国扶持代理人。有一个成语“犹望高子”,是指齐国大将高子,率领军队帮助鲁国平定“庆父之乱”,帮助维持鲁国边防,还修筑鲁国城墙,鲁国人十分敬仰他,就用“犹望高子”来赞美。

第三种关系就是战争。齐、鲁两国经常发生战争,其中非常有名的是“长勺之战”。关于这次战争,《左传》中有较详细记载,入选中学课本的“曹刿论战”一段文字,记叙的就是关于这次战争的情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名句,大家都非常熟悉。

鲁国弱于齐国,齐国经常侵扰鲁国,于是,鲁国就结交大国,先是结交楚国,后来结盟晋国,最后结交吴国,一起来抗击齐国。有一场联合战争“鞌之战”,发生在济南西边的鞌。齐国攻打鲁国,鲁国联合晋国、卫国组成联军,双方在鞌决战。最终,齐国战败。齐国国君齐顷公围着华不注山转了三圈,齐顷公还和驾车的人互换了衣裳,装作外出打水,才得以逃脱。

还有一场大战“艾陵之战”。齐国计划攻打鲁国,孔子问弟子们,谁有办法为鲁国解围?最后,决定让语言能力出色的子贡到各国游说。子贡迎来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先后至齐、吴、越等国纵横捭阖,先说服齐不攻鲁而攻吴,又说服越等国随吴一起伐齐。后来,吴鲁联军与齐战于莱芜的艾陵,“大破齐师”。其中,子贡至吴,劝说吴国助鲁,因为吴国水军很厉害,于是挖了一条运河运兵,这就是中国大运河的起源。通过这段运河,又通过泗河,北边又通过大汶河,到达艾陵。鲁吴联军打败齐国十万大军的艾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大型的歼灭战。

杨义堂表示,历史发展浩浩荡荡,自有其内在规律,齐、鲁两国的发展自然也是如此。虽然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在800年的恩恩怨怨中,鲁国一直没有被齐国灭亡。公元前259年,鲁国被楚国荡灭。战国后期,齐国也想称霸,联合起来攻打秦国,但是由于诸多失误,“合纵”失败,在秦国攻打赵国等诸侯的时候,齐国作壁上观,秦国在灭掉其他五国后,公元前221年,秦国逼迫齐王投降,将其关在一个小树林里活活饿死,秦国最后统一了中国。


原标题:古代齐与鲁的“爱与恨”